三代传承投身乡村振兴 台青“新农人”谢东佑:台湾枝、厦门土种出两岸融合之“果”
2023-11-10   作者:张玲、高斯斯、常凯特   来源:中国台湾网

“厦门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但那种吸引人的生活舒适感却从未改变。”走在一年前刚从父亲手上接下来的百亩果园中,来自台湾的“新农人”谢东佑回忆着自己20年前,第一次和爷爷来厦门时的情景。

谢东佑说,他与厦门注定有解不开的缘分。1998年,在台湾从事杨桃种植工作的爷爷受邀来厦门开辟新事业,爷爷、爸爸两代人二十几年的心血,如今,这副重担落在了还在厦门大学读研的谢东佑肩上。

厦门基底嫁接台湾枝丫 台湾品种在这里成长

“我们果园有100亩左右,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杨桃,大概有90亩,第二大的是番石榴。”谢东佑一到周末就会跑到位于厦门同安的果园“上岗”,“杨桃基本从10月开始批量成熟,番石榴现在刚好是成熟的季节”。

在生产车间,与工人们一起筛选、包装番石榴......在果树田间,察看着杨桃开花、结果的每个细节......作为果园“新掌门”,谢东佑用熟练的业务能力践行着一位“新农人”的使命。

“果园能在扎根厦门这么久,离不开相关政策、措施的扶持。”谢东佑说,“果园的杨桃品种是我爷爷从台湾引入,使用厦门本地的杨桃树作为根基,嫁接上从台湾带过来的树枝,顺利培育出的品种,这也是两岸融合的体现。”

厦大读研充实自己 感受大陆同学“卷”文化

谢东佑说,自己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之处。他在台湾本科毕业后曾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在参加两岸活动时,因缘际会认识厦门大学的老师,在鼓励之下,谢东佑报考了厦门大学广告学系,“我还要不断充实自己,为继续拓展事业打下基础”。

谢东佑的校园生活朴实而简单,学习空闲之余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品美食。“选择住校是为和大陆同学更好联络感情,他们真的太‘卷’了,又懂学习,又会学习,还会玩,我压力太大了。”

《意见》雪中送炭 助力乡村振兴

“真是雪中送炭。”谈到近期出台的《意见》,谢东佑说,“我们果园大概有七、八个员工,都是附近居民。因为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对农业关注也比较少,目前招工很难”。

“希望《意见》中一些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可以帮我们推广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两岸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