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闽台同心,乡约振兴”调研实践队前往福州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探寻总结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中典型经验,为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实践队与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合影
据了解,作为集组培育苗、智能种植、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州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创新技术为引擎,全力推动传统花卉产业升级,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新奥样板”。公司成立于2012年,坐拥福清镜洋镇与阳下街道两大基地,总面积近500亩。
实践队成员走进企业智能温室、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台湾"智慧农业"技术与大陆市场的融合实践。在智能温室中,实践队成员看到了“音乐种植”“智能温控”等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据企业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播放特定频率的音乐,可以促进花卉的生长发育,提升花卉品质;智能温控系统则能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有效提高花卉产量。
实践队队员在温室内实操蝴蝶兰移栽
在座谈交流环节,实践队围绕闽台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青年人才协同培养等议题,与企业管理人员代表陈霄宇展开热烈讨论,其分享了两岸团队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合作经验。“希望借助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蝴蝶兰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多培育适应大陆市场需求的蝴蝶兰新品种。”陈霄宇在交流过程中表示。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田间思政课”,更是闽台农业合作的一次创新探索。“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闽台同心、乡村振兴’的理念,计划组织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两岸农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吴文锦/文 周卓麒 谢庆文 吴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