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村来了“女汉子”
2019-05-28   来源:福建日报

陈燕梅与干部们查看建设中的凤山公园。    蓝玉红与众人一起查看美丽乡村建设。

“女书记来了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通了,路灯亮了,环境变美了,晚上大家也有地方活动了,热闹得很……”漳浦县佛昙镇人坪村村民杨亚通说起这一年多来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而他口中的“女书记”正是县纪委监委下派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陈燕梅。    

截至目前,漳浦县已选派五批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其中第五批共选派29名县直单位的党员干部到29个行政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期3年,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动“破壳消薄”、维护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等,确保实现党支部战斗力明显增强、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几名驻村书记是女干部。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心“助村”,成为一道亮丽的驻村扶贫风景线。   

改造村部善用巧力    

“驻村这一年多来,我过得很充实,看到农村贫困家庭的苦,也见到面貌改变后群众的笑,现在,我依旧在驻村扶贫路上。”这是漳浦县佛昙镇人坪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燕梅的一条朋友圈。    

陈燕梅是漳浦县纪委的一名干部,从2017年12月起,她来到人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人坪村位于佛昙镇中西部,总户数422户,总人口1570人。    

第一次走进人坪村,站在村部门口,陈燕梅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村部像仓库,旧家具、旧物件堆得满满的,满屋顶的蜘蛛丝,另外一间则像麻将室,老的少的围着打麻将,附近村民养的鸡鸭排泄物拉得满地都是。”    

“这样的村部能做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吗?”陈燕梅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于是决心改造村部这一“战斗堡垒”。    

还没等安顿好住宿,陈燕梅就召集村两委了解情况,许多村干部也表示,虽然知道村部被占用不合适,却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不敢管。    

于是她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说道理、讲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后,村部全部腾了出来。接着,粉刷墙壁,安装窗帘、LED宣传屏幕、党务政务公开栏,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电风扇、空调……忙活了一个月,村部面貌焕然一新:仓库变成了便民服务大厅,麻将室变成了国学堂,乡村党校、党群活动室整洁庄严,规章制度一一上墙。   

 村部是重建了,但经常无人到岗,村民有事找不到人。这该怎么办?陈燕梅又想出一招“巧力”。    

“刚开始时,我每天准时到村部上岗,在村部门口,很客气地打电话请村干部来开门。”陈燕梅笑着说,一来二去,一些村干部就不好意思了,于是也都自觉地按时到岗了。    

“本来大家以为一个女书记来了能做啥,没想到这么大魄力,敢想敢做,不怕得罪人,让我们两委很信服、很受鼓舞。”村干部杨进才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两委干部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了,村部的大门为群众敞开了,党务村务定期公开,让村民参与和监督村级事务,村民的心门逐渐地打开,开始对组织有了信任。“以前两委说话没人听,现在不一样,我们真心为他们办事,他们也感受到了,说话有人听了,做事有人跟了。”村委主任杨有顺尝到了组织建强后的甜头。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漳浦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县委组织员办主任杨晓娟说,下派的“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把团结村两委班子、带强村支部书记、夯实村级组织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按照“分类指导、一村一策”的要求,找出病症原因,明确整顿目标,细化整顿措施,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的新模式,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切实打牢基层基础。    

美化村貌拿出魄力    

“现在这条路铺上水泥后,村民们再也不用走在泥泞的村道上了。”官浔镇春建村村主任许清银说,由于资源有限和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春建村是集体收入基本为零的“空壳村”,各项开支都靠上级政府的资金拨付,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村道没有硬化,下雨天泥泞不堪,也没有路灯,村民的生产生活极不方便。    

同样是一名女干部,漳浦县市场监管局派驻春建村第一书记蓝玉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积极与镇政府、交通局、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加上驻村帮扶资金和村民集资,修建了大厝后自然村一公里水泥路,建设了西边自然村排水沟、村道等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两户养殖户的污水排泄,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全村的生态环境。”在沙西镇屿头村,县公安局下派的驻村书记刘萌巾帼不让须眉,拿出魄力来:经村两委努力,在一个月内让两户养殖户主动退养,并拆除1100平方米猪舍,此外还整治漳东线及村内陈年积累的垃圾、广告牌、排水渠内垃圾杂草。   

 陈燕梅则迅速转变角色,融入群众,很快找到制约发展的痛点,突破振兴发展的难点。    

“人坪依山而建,田园风光秀美,离镇区仅有一公里,但却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陈燕梅说,由于村集体经济长年负债,公益事业难以开展,村里无支柱产业,青壮年只好外出务工。    

“资源不差,为什么没能迈过贫穷的坎呢?”几个月来,陈燕梅夜里躺下,头脑里反复盘旋这个问题。她带领两委干部四处取经,调研论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好生态资源和地理优势,探索乡村休闲旅游。    

经向有关部门申请支持、发动社会捐资,当地共筹措到资金100多万元,建成登山步道1公里、水果观光采摘园30亩、停车场1000平方米、公厕一座,配套平语近人励志街、闽南俚语一条街、党建宣传长廊、廉政教育基地、家风馆等学习阵地,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学习教育、农耕体验的好去处。现在每到周末、节假日,进村登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很多村民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村里会变得这么热闹。   

 一年多的时间,这个“空壳村”顺利破壳消薄了,年收入近10万元,软弱涣散村也成功“摘帽”,变身为“四星级党组织”、省级“美丽乡村”、县级“党建示范点”。    

帮助脱贫使出内力    

“现在每天有许多游客来这里休闲,有的游客爬完山下来,会到我这里尝尝农家菜。”5月21日下午,人坪村农家乐老板“光头强”乐呵呵地说,“我是村里第一个办起农家乐的,看着我生意不错,也有几家准备开业了。”    

人坪村凤山公园旅游的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的活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2019年被列为市级“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并与漳浦龙睿集团签订协议,部分项目由龙睿集团负责运营,村级每年获得5万元收益。另外,一文化公司意向与人坪村合作开发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每年也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脱贫攻坚,首先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但一个薄弱村如何才能强筋壮骨呢?    

春建村首先想到的方法是:盘活“沉睡资源”。将村部一间空置的房间出租给电信公司,增加村集体收入7500元,加上生态公益林收入8000元,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5万元。    

蓝玉红说,春建村日照时间长,阳光资源十分充足,于是经过多方考察,确定通过光伏扶贫项目增加收入,争取到漳浦县市场监管局、统计局和官浔镇政府15万元的资金支持,在村部屋顶建设总面积160平方米的27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2万元村集体收入。    

在漳浦各村,像这样的驻村书记的扶贫故事还有许多。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杨晓娟说,驻村第一书记坚持把脱贫攻坚、富民强村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把本村的基本情况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在摸清底数、吃透下情后,找准发展潜力和优势,通过发挥原单位条件和自身人脉优势,想方设法为群众增收致富,最终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