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岩市新罗区龙门街道龙潭村产业园区,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总能看见这样一位身影——那是龙岩市委编办派驻龙潭村第一书记鲍平金。他立足本地森林资源,以竹笋为主导产业,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商贸物流”发展的新路径。
龙潭村美丽乡村建设一角
兴“产业” 筑牢乡村振兴之本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鲍平金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确立了“商贸物流”发展定位,并系统谋划笋干加工厂、纸箱厂等产业项目。他多次赴漳州明成食品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洽谈项目合作落地事宜。7月8日,双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村内闲置资产作为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邀请漳州明成食品有限公司在龙潭村开展笋干制品加工厂、纸箱厂合作。他还组织策划“小庭+大院”的笋干加工庭院经济项目方案获区农业农村局、龙门街道充分认可,并争取到相关补助资金45万元,带动40多户村民增收。龙潭村走出了一条“内源式”持续致富之路,由“输血”转变为“造血”,推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笋干加工车间
为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群众“获得感”,鲍平金敏锐抓住“以工代赈”政策机遇,指导完善策划“新罗区龙门街道龙潭村美丽宜居村庄提升工程”以工代赈项目,并积极协调省直部门争取项目纳入中央以工代赈库。他建立了“劳务技能培训+就业”双向赋能机制,针对不同劳动力特点,设置卫生保洁、材料运输等普通岗位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技术岗位,后续将同步开展“田间课堂”“工地实训”,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参与。
抓“痛点” 为民服务润物无声
走访慰问老党员
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鲍平金主动入户走访慰问老党员、脱贫户、低保和五保户、重疾家庭等,协调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多次协调市城发集团、市自来水公司,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实施;历时半年多,争取到住建系统项目改造资金50余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长达11年的内涝问题;成功主导调解一起积压十多年的家庭纠纷,并通过资源精准匹配,系统解决辖区特殊困难群体所遇到的困难。此外,他还注重社会安全和稳定。从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到禁毒教育、反电诈宣传等,走遍了龙潭村的各个角落,切实维护了村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经过鲍平金不懈努力,龙潭村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今年4月,龙潭村被纳入“第三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名单,使龙潭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的龙潭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这里逐步实现。(文/图 谢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