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和村民的“双向奔富”
2024-03-15   作者:林蔚 赖昊拓   来源:福建日报

怎么让有限的赈济资金释放出更大的叠加效应?远藏深山的乡村怎么才能找对富民产业的路子?摘掉贫困帽子后如何更好实现乡村振兴奔小康……这些,都曾经是我省开展以工代赈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贫政策。

近年来,我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工代赈的新路子,促成村庄与村民的“双向奔富”,推动经济落后的山区富民产业遍地开花、春色满园。据统计,2023年,我省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争取和安排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4308万元,已推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72个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共吸纳务工群众约3200人,发放报酬5697万元。

花香不怕山路遥

正月一过,武平县东留镇的富贵籽销售也到了尾声。走进东留镇黄坊村一处种植基地的大棚内,仅剩余几株品种不一的富贵籽,豌豆大小的果实仍挂满枝头,红彤彤的甚是好看。

富贵籽是武平当地的特色观果花卉,寓意美好,挂果期又恰在春节前后,是一种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年宵花卉。据东留镇干部赖玮介绍,东留镇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富贵籽相关产业,按照今年每株百元以上的行情,年产值可达近5亿元。

漫步在黄坊村以工代赈新改建的道路上,只见路两旁一垄垄富贵籽大棚整整齐齐,不少还能看出是刚扩建的,簇新簇新。宽阔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沿着静静流淌的溪流,一路延伸向村子远处的山丘。不少游客在路上漫步,取景拍照。

而这样“富贵籽开”的场景,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过去这条路没有硬化,只有三轮车能勉强进去。一到下雨天就泥泞湿滑,车翻下山坡的事故时有发生。”村民黄礼文在路边有3亩田地,记忆深刻。因为道路难行,位于丘陵深处的田地施肥不易,也无法机耕。雨水冲刷下,不少田地沙质化乃至抛荒。空有富贵籽的种子和技术,却无法大面积种植——“富贵籽带不来富贵”,是彼时黄坊村脱贫致富的一道悖论题。

改变从两年前黄坊村道路改善被列为我省以工代赈项目开始。

黄坊村以工代赈项目共涉及耕地100余亩,村民20余户,前后获得资金共220万元。随着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过去崎岖狭窄的山路拓宽到了3.5米,新修的沟渠让雨水有效灌溉,山坡上下也新增了混凝土护坡。这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农机进出和农产品运输,游客们的私家车能到达的范围也更广了。如今,黄礼文经营起了农业采摘园,全家10口人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路修好后,不单花农们增收可观,还对农旅融合发展大有裨益。”赖玮介绍。现在的东留镇,通过完善教育研学基地、农家乐、民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正全力打造“冬春赏花、夏秋采果、四季游玩”乡村振兴新模式。

和武平县一样,宁德市寿宁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以工代赈资金投放的重点领域。

今年春节,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梅洋村村民林增寿用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发的4800元工资红红火火过了个年。原来,他参与了以工代赈项目——武曲镇承南路农村公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该项目资金来自2023年成功申报的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试点示范工程补助480万元。(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武曲镇干部叶水尧介绍,到2月初,项目已吸纳45名当地村民务工,发放工资93.42万元。承南路建成后,武曲镇长溪沿岸各村将形成闭环,助力“十里山河”研学教育基地项目建设。

在全省范围内,更多的以工代赈资金正在被投向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领域。2021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若干措施的通知》。省发改委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研究制定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牵头组织召开以工代赈政策培训会,解读以工代赈专项投资、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等相关政策。

在以工代赈项目带动下,大量基础设施工程有力推进,有效激发我省一个个经济落后地区村庄的发展活力。从此,花香不怕山路遥。

引得源头活水来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不单是龙岩和宁德,放眼全省,以工代赈的项目与资金正在撬动更大版图的区域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三明市泰宁县城关沿山路驱车约40分钟,才能到达位于闽赣边界的新桥乡。这里山高水冷林密,交通不便和没有产业导致新桥乡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外流问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去年,新桥乡获得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00万元,用于开发当地优质的山泉水资源。同时,在其他各类资金加持下,新桥乡还实施了水资源系列产品生产区域土地整治等工程。

“开发山泉水的以工代赈项目一招工,村支书就第一时间建议我们夫妇俩到工地上干活。”住在新桥乡岭下村溪岸边的村民邓平青感激地说。他们一家是国标低保脱贫户,被优先考虑给到工作机会。

分管该项目的新桥乡干部尤新介绍,项目落地前,新桥乡就通过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大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内容、参与途径等。同时以村为单位,摸清可以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劳动力底数,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困难户等群众,并完善个人技能、岗位诉求、身体状况等信息,实现了分类造册动态管理。

“以工代赈在经济上可帮了我们家大忙!”邓平青告诉记者,能在家门口务工,对于腿脚不灵便的他是个巨大的福音,而且工地还为他有眼疾的妻子安排了不费眼的体力活。

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和众多以工代赈项目一样,新桥乡在推进项目过程中也没落下以工代训——让有技术的村民当师傅,对务工人员进行传帮带,实现由“工”变“匠”。

“6月完工后,项目将作为村集体资产,以资产折股量化的方式入股水资源产业生产项目。”尤新介绍,预计未来可按效益的10%进行分红,并新增近30人的工作岗位,使以工代赈资金发挥长效“造血”功能。

如何让以工代赈资金更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省发改委区域经济处负责人认为:“当前,全省各地不断创新拓展资产折股量化分红、以工代训、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新型以工代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起了长效机制,为以工代赈项目惠及老百姓提供了长远保障。”

在2023年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发的以工代赈工作指引中,三明市宁化县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供各地参考借鉴。

一个福建的山区小县,为何能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表扬?原来,宁化县近年来建立起了以工代赈“333”长效机制:密切“三个联系”,加强项目谋划;明确“三个统一”,提升项目实效;建立“三项机制”,巩固项目效益。“333”机制针对性强、易于实施,涵盖了以工代赈项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重“输血”,更重“造血”。

宁化县之所以能交出这张以工代赈的“打样卷”,背后原因其实是我省对建立以工代赈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视。

目前,我省已在省级层面建立起部门协调机制,由省发改委牵头,负责政策衔接、计划分解下达、资金投放、督促检查等工作,省级15个部门形成联动,各市、县(区)发改部门也均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以工代赈日常工作。一条条乡村与农民“双向奔富”的致富道路正在八闽大地的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记者手记>>>

开启“鱼渔双授”的良性循环

“鱼”,指的是以工代赈的扶持资金。“渔”,指的是地方经济能够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的产业规划、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等。

没有“鱼”,培育“渔”的能力无从谈起;而授之“鱼”,如何能授之以“渔”?这是摆在以工代赈工作中的头号难题。

在采访中,记者欣喜地发现,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问需于民、久久为功开展以工代赈,从项目的前期谋划,到中期实施、后期巩固,都始终坚持“鱼渔双授”,大力培育形成地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在全省各地积极开展的生动实践中,以工代赈赈济模式不断拓展,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被赋予了更多面向民生、面向全局、面向长期的考虑,多种创新的赈济模式得到拓展应用。老百姓从以工代赈项目中不仅获得劳务报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这些当下的获得感,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长远期许也获得了满足。

既管当下,也管长远。我省的以工代赈工作正在日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为民造福的路径,开启“鱼渔双授”的良性循环。(林蔚 赖昊拓)

责任编辑: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