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移动智慧菇房”漳州新模式
2023-09-05   作者:龚玉 赵潇俐 林丽丽   来源:农民日报

一间24平方米的移动智慧菇房,圆了一大家子的“致富梦”。“移动智慧菇房”漳州新模式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菌业新星”,以技术发轫,创新破题,打破食用菌产业发展瓶颈,绘就乡村振兴大美图景。

从“绿皮厢”到“百宝箱”

计日程功 技术突围

正值夏日,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陈国平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一方“小世界”:坐落在芗城区天宝镇的十八间“移动智慧菇房”四壁如雪,垒成两层,侧边设有方便人员上下的楼梯。眼下,移动智慧菇房更像一个“百宝箱”,可以成功栽培出秀珍菇、黑皮鸡枞菌、杏鲍菇、猪肚菇、榆黄蘑等18种食用菌,其秀珍菇小户型工厂化周年栽培模式日臻成熟,切实走出一条联农带农的产业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30905144655.png

何国文正在采菇

2021年的夏天,彼移动智慧菇房还只是1.0的“绿皮厢”,在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和漳州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和指导下,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体系团队在漳州市华安县这个食用菌产业“空白点”进行秀珍菇小户型智慧出菇模式的探索实践。

一个占地250平方米、8个“绿皮厢”组成的农家菇场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这里碰撞出激变的火花,揭开了漳州食用菌产业进阶的序幕。

“一周以内,一潮爆发。”试验前期,体系团队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出适合秀珍菇工厂化栽培的专用品种,不断优化秀珍菇菌包配方,最终锁定“爆发性”出菇的高产优质配方,与菇农自制菌包相比,优质菌包出菇时间由原来的60天缩短至6-7天,时间缩短90%,产量提高10%。

据陈国平介绍,与大棚种植相比,移动智慧菇房采用智能化养菇,优质菌包置于菇房内的网格架上,采用制冷机组进行“打冷刺激”,并进行催蕾出菇管理,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秀珍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七天后即行采收清库,每天采收一间出菇房,每间菇房都可做到循环出菇,“通过手机App,农户可以实时监控秀珍菇生长过程,出菇时间可控,再也不用大晚上爬起看菇采菇!”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实施现代设施栽培提升行动,推广高层、多层、立体式栽培模式,推动食用菌生产从横向平面栽培向纵向立体栽培转变。

随着设施农业越来越融入乡村产业发展的肌理,移动智慧菇房也从1.0“绿皮厢”成功进化成2.0“百宝箱”,助力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移动智慧菇房正好锚准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点,既破解了设施用地对食用菌产业的制约难题,实现‘不固化、灵活可移动’的空间高度利用,促进食用菌生产模式的升级;又解决了乡村的‘三闲’问题,充分利用起农村的闲余时间、闲杂土地、闲散劳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漳州市经济作物站站长林锦辉说。

一个“龙头” 房前屋后 五百米地

庭院新景托举小镇之变

“下地泥脚,上山汗身,确实不如待在这个‘空调房’里!”盛夏时节,一踏入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移动智慧菇房,冷气扑面而来,暑热顿消,映入眼帘的是整饬陈列的三排绿色菇架,架上秀珍菇簇簇齐发,长势喜人。何国文正在采收这周新一茬的秀珍菇,不一会儿筐子便装满了,“之前在工厂帮人做菇,现在我们夫妻俩就管理‘家门口’的10间菇房,年均可增收16万元!”

“我的菇房是‘租’来的,每年缴纳押金便可以使用移动智慧菇房了。”何国文笑道,“买进企业的优质菌包后,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以‘一口价’回收我的菇,这样一来,我们农户风险小了,心不慌,放手干!”

何国文夫妻是“移动智慧菇房”漳州新模式的首批“吃螃蟹的人”,也率先尝到了产业焕新带来的“甜头”。近年来,移动智慧菇房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落地扎根,以“移动智慧菇房”为支撑的“菌包专业化生产、企业技术服务、农户出菇管理”产业发展模式应势而生,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合作格局逐步形成,成为助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婆娑新枝。

“把生产厂房转移到农户面前,我们‘兜底’价格,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稳步走好联农带农富农之路。”福建云佳安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洪海碧说。天宝镇致力发展“移动智慧菇房”漳州新模式,由政府进行监管,搭建企业与农户双向直接对接通道,村民向企业缴纳1.6万元押金即可以“0元租赁”获得一套“移动智慧菇房”的使用权;同时,由云佳安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牵头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将优质秀珍菇菌包以低价提供给农户并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每年可提供近2500万袋菌包,并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且回收废包,农户只需负责出菇及采收,由此实现质量与产量双提,达到农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度写入“庭院经济”,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乘政策东风,“移动智慧菇房”漳州新模式点亮了天宝镇的庭院经济发展之微光,解锁联农带农新路径,让“方寸地”摇身变成“致富园”。

在房前屋后的荒废地,开窗即见一座洁白如雪的移动智慧菇房昂然挺立;在村中央的大榕树下,枝叶筛过的阳光碎影落在移动智慧菇房上,侧旁是溢满欢声笑语的小公园,健身老人、嬉戏孩童,怡然自得;在高架桥下的闲置空地,天宝“菌菇部落”强势亮相,蓝色彩绘墙,绿色宣传栏,数十间移动智慧菇房并排,一条长达500米的示范带铺展开来......天宝镇田寮村竞涌现代气息,呈现出产业新篇衔接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测算,“移动智慧菇房”模式实现了工厂化周年化出菇管控技术,一组“移动智慧菇房”栽培秀珍菇(一组有10间出菇房,每间24平方米),每天可出菇1300袋,全年产量约28万斤,产值达168万元,可解决用工4至5人。

“过去‘榆柳荫后檐’,现在我们是‘菇房列门前’。”芗城区农业农村局经作站柯月华道,“目前,田寮村利用村里3处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及高架桥下,建设了18间移动智慧菇房,作为庭院经济试点,创新食用菌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地就业,有效实现增产增收。”

握指成拳,做活富民“大”文章。据悉,天宝镇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村委联合整合闲置土地资源,联合出资,与云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打造“移动智慧菇房”的集中示范区,建设每组10间的“移动智慧菇房”,通过集约经营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 龚玉 赵潇俐 林丽丽)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