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双领办” 村民“赶订单”
2023-08-29   作者:吴旭涛 姚雨欣 许可欣 袁野 邱春静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图片_20230829091048.jpg

在高门村蔬菜种植基地,工人将茄子、丝瓜等新鲜蔬菜分装打包。 黄娜 摄

微信图片_20230829091102.jpg

游客在管厝“四同”体验基地体验采收蜂蜜。 (采访对象供图)

从“下福州”到“销上海”

“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作为农业大县,浦城的农产品如今不仅“下福州”,还走出福建。

“装好了,马上发车!”日前,在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蔬菜种植基地,工人将茄子、丝瓜等新鲜蔬菜分装打包好,准备发车送往上海。这批蔬菜总发货量约1.5万吨,也是浦城首批直达上海生鲜配送企业的新鲜蔬菜。

“我们这次的订单,就是在浦城县推广‘双领办’机制的大背景下,通过上级牵线搭桥谈成的。”官路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军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但乡村产业发展中,往往遇到乡村发展“各自为战”、合作社接不到订单、村民出力却不赚钱等问题。

作为闽北粮仓,浦城县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探索推行乡镇党委政府领办国有企业、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的“双领办”机制,破解培育“土特产”中的难点问题,建设富美乡村。

在这种机制下,由乡镇党委政府领办的国有企业整合乡镇资源要素,统一对接市场订单,引领乡村产业抱团发展;村一级领办的合作社承接乡镇国有企业下达的订单任务,并发动群众以劳动力、土地、资金、闲置房屋等入股,按群众占股比例进行分红,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

傅军告诉记者,通过乡办企业前期的对接沟通,最终高门村及周边的王村、东坑两个村拿下了来自上海的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的相关订单。

记者在高门村看到,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依山傍水,一垄垄茄子、丝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我们通过现场考察和检测,认为这里出产的蔬菜品质好、无公害,符合我们的要求。”明康汇采购总监权涛告诉记者,有了熟悉情况的乡办企业沟通协调,他们不用自己找村里和农户沟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能精准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农产品,可谓一举多得。

凝聚合力,擦亮品牌

“我们村里的蔬菜基地能发展起来,多亏了县里推行‘双领办’模式。”高门村党支部书记罗子忠告诉记者,该村早年发展蔬菜种植,但存在规模小、技术不全面和市场销路不佳等问题。推行“双领办”模式后,通过“第三方公司+乡属企业+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官路乡党委为合作社争取到了上级优惠政策和部分资金支持,并帮助引进第三方企业负责市场流通、技术指导,对接“大市场”,解决技术和销售难题。

村合作社则通过统筹优势资源,发展订单农业,推动蔬菜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解决种植用地和用工需求。“我们村党支部预计每年可收取流转土地费用2万元,按总销售额的2%抽取服务费约6万元,村集体年均最少增收8万元,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他说。

通过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乡村农产品不仅有了政府的信用背书,更凝聚起抱团发展的合力。

在九牧镇,黄毕洋高山酸菜的名号可谓远近闻名,可是由于早年间乡村品牌意识不强,“黄毕洋”商标被外地企业注册,对当地特色酸菜的发展形成制约。镇党委领办的公司成立后,第一时间协调相关企业,收购“黄毕洋”商标,并成立了福建九牧黄毕洋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酸菜标准化成品已通过专业测试,今年拿到的15万公斤酸菜订单已经派发到了黄毕、洋墩、黎处三个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

“浦城的‘土特产’多,但是存在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营比较粗放、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群众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探索推行‘双领办’模式,建立‘乡村联动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利益共创共享’机制,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浦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爱娇介绍,今年来,浦城县17个乡镇党委政府领办成立了产业发展公司,126个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双领办”模式,“浦城大米”“浦城薏米”“樵夫家园”“黄毕洋酸菜”“山下笋干”等品牌产品销售额合计已超1300万元。

把订单派到村民手里

换被套、搬蜂箱、浸黄豆……8月20日,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村民刘全旺一家一早就开始忙碌。“客人中午就要入住,还要体验摇蜂蜜做蜂蜡,我母亲还打算做浦城特色豆腐丸给客人品尝。”刘全旺告诉记者,接待客人的任务都是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安排,他们只管“干活收钱”,不用费心拓展客源、办理入住、安排车辆等。

刘全旺是管厝“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体验基地的26户体验户之一,基地里的每个体验户都有统一标准的民宿房间,可以提供擅长的体验项目。党溪村党支部书记张青文介绍说:“我们选取家风家教好、房屋环境好的农户作为承接游客学员的体验户,既把他们闲置的房间用起来,也多方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形成统一承接、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五个统一’管理制度,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安排游客入住、用餐,村民则相当于给村里‘打工’。”张青文说。

据悉,党溪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一共流转农户闲置房屋35栋,除了接待游客的民宿,还建成石头彩绘、蜂蜜体验馆、剪纸传习馆等体验场所,打造植物科普、最美水域等生态长廊,年可吸引游客10万余人。

管厝乡党委书记兰章平介绍,目前全乡19个村党支部都统一领办了“樵夫家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乡里领办的国有企业统一对接市场、承接订单,再统一分包给村合作社,村合作社再把订单派到村民手里。

通过接单尝到甜头的,还有党溪村村民徐远寿。徐远寿养蜂多年,以往都是自产自销,蜂蜜价格不高,还经常找不到买家。“以前每公斤最多卖到120元左右,只能靠一些亲朋好友帮忙推销。也有老板想要批量购买,但是我们销量又跟不上。现在,我加入了村里领办的合作社,可以使用乡里统一打造的‘樵夫家园’品牌,村里统一派单、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我们只管养蜂、产蜜,一公斤可以卖到180元左右,还不愁销路。”徐远寿告诉记者。

为了让村民接单方便,浦城县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订单从乡办公司到村办合作社再到村民手中,需要严格遵循公司及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同时,发挥乡党委统筹作用,对乡办公司决策重大事项进行前置把关;在村一级,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兼任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做到各领其责、各司其职;对派给村民的订单,按照“村民自愿、支部研究、名单公开”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

据悉,通过推行“双领办”模式,浦城县有效整合乡村资源,调动了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今年来,全县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2个,已完成投资8.25亿元,全县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4.85万亩,建立蔬果、灵芝、黄精、薏米等种植基地88个,村集体收入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2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