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他山之石”不能简单“抄作业”
2023-04-17   作者:赵宇恒   来源:农民日报

搞清楚他山之石如何攻玉的问题,不仅关系着产业的发展,更关系着农民的收益,是慎之又慎的事情。一个地方“种什么”、发展什么产业,不能简单看其他地方搞什么就照猫画虎,而是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好通盘考量和长远打算,实实在在让农民获益。

  近日,农民日报记者在湖北省天门市某村调研时发现,当地一位蔬菜种植户特意去山东省寿光市取经,照着“寿光经验”建起冬暖式大棚,实际使用时却发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一个大棚里的辣椒苗一半结满辣椒,另一半却长得稀稀拉拉。请来专家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地光照环境的差异,导致照搬来的“寿光经验”在天门水土不服,失了灵。

  寿光的冬暖式大棚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当地烧煤取暖的“土棚”,当地村民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经验,背光面使用加厚墙体可以避光保温,棚面朝南有利光照,这也成了当地大棚的“标配”。但在湖北天门,春季低温多阴雨,在日照不足的条件下,如果再遮光,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影响作物产量。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一点细微差异,就可能会对农产品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种植技术的发展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地域性和季节性,温室大棚帮助我们在冬季的北方也能种出新鲜的草莓和绿叶菜。“寿光经验”是在特定环境下、针对本地实际需要形成的解决方案,其他地方遇到类似的问题,借鉴已经探索出成效的经验做法,自然可以少走弯路、不走老路。但天门这位蔬菜种植户的遭遇给大家提了个醒:即便是在今天,我们在使用现代科技从事农业生产时,依然不能忽视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在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时,不能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禀赋,有所取舍和变通。就像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是在分析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耕种情况探索出的模式,对国内一些地方而言,“梨树模式”本身又成为了新的“他山之石”。正如那位走了弯路的种植户所言:“要去了解具体的发展背景,分析其成功的因素。然后对照自己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别人的方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整合利用,才能取得成功。”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不仅会借鉴别的地方“怎么种”,还会借鉴其他地方、其他人“种什么”。比如,有的地方看别的地方苹果种得好,就“抄作业”在本地发展苹果产业,却没有仔细考虑本地气候环境是否适合,种出来的果子市场是否认可、后续如何销售,导致产业发展在市场这一环遇上了瓶颈,缺少足够的竞争力。还有的果农看市场上阳光玫瑰葡萄价格高,就跟风种植,却忽视了品质的把控,直到收获上市时才发现,别人可以卖上价的品种,到了自己这里却栽了跟头,价格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有的地方学习对象就在附近村庄,却依然会因为小气候、交通条件等的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产业发展结果。

  搞清楚他山之石如何攻玉的问题,不仅关系着产业的发展,更关系着农民的收益,需要慎之又慎。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报慢,不能说停就停,引进和发展一个新的农业产业,是动辄数年甚至十数年的事情。一株果树栽下去,可能要三五年才能见到回头钱,即便是生产周期较短、船小好调头的蔬菜,一旦种子种下去,农民这一季能赚多少钱,关键就看它能卖多少钱。因此,一个地方“种什么”、发展什么产业,不能简单看其他地方搞什么就照猫画虎,而是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好通盘考量和长远打算,实实在在让农民获益。

  其实,不管是“怎么种”还是“种什么”,想要把“拿来”的经验做法、解题思路“嫁接”到本地,真正融为一体、助力本地发展,还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研究,多问问本地农民,多研究本地产业发展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知道劲往哪里使,并在消化吸收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说到底,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和观念可以借鉴,但具体到本地怎么干,还是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作者:赵宇恒

责任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