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来自福州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及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余名专家及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倪莉理事长和屏南县科协张文主席的带领下走进屏南县,围绕全国科普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主题,调研了农产品加工、红曲和红曲酒产业发展情况,召开了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专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
专家团队率先走进屏南县岭下村,调研了福建省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观树莓生产基地、树莓叶茶包生产车间及树莓果酒的酿酒酒窖并召开了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开展座谈会。座谈会上,屏南县科协主席张文对服务队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云伟介绍了了企业树莓种植的现状,并提出目前屏南县树莓产业存在知名度较低以及产业规模小等问题,亟需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专家立足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专业提出树莓产业应从农业种植向农产品加工转型、制定行业标准、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建立树莓加工新工艺等建议。
随后,一行人来到“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北墘村,就北墘村红曲和红曲酒产业发展现状,召开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并实地调研了北墘村红曲及红曲酒加工作坊,针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和专家咨询。
培训会现场,针对北墘村红曲及红曲酒产业发展现状,福建师范大学黄祖新教授作题为《福建传统红曲酒生产技术规范》的主题报告,以福建红曲酒的生产流程与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并就红曲酒的生产细节、存在问题与红曲酒销售状况等多方面内容与当地村民开展深入交流;福建省标准化研究员梁静高级工程师为参会人员科普了什么是团体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福州大学吕旭聪研究员以《健康食品与红曲酒酿造》为主题,介绍了红曲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与生理活性物质,科普了红曲酒具有良好生理功效的原理;福建省农科院黄颖颖助理研究员作题为《红曲菌与红曲米发酵技术》的报告,报告内容详细介绍了红曲菌与红曲米在发酵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福建省农科院梁璋成助理研究员以《八闽荣耀:福建红曲酒》为主题,从提高黄酒品质、口味和舒适度三个方面介绍了福建红曲酒的基本特征以及改善方法。
在福建白水洋酒业有限公司酒窖和红曲黄酒酿造技术展示馆,专家团队围绕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标准、高口碑屏南黄酒进行了座谈。专家们围绕公司目前面临的黄酒酿造年份长造成的产量限制、如何更好地推广产品等问题提供了意见与建议:在技术革新方面,企业在利用好当地天然生态资源的同时,加深与高校的合作,将传统红曲酒酿造技术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传统企业升级优化;在推广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设计相关文创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等多渠道推广红曲黄酒。
随后,调研走访了红曲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福建惠泽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惠泽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黄酒现代化酿造车间,并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专家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延长黄酒货架期”、“如何保持酒糟风味与品质”、“如何解决酿造过程中酒酸偏高”、“如何长期保存红曲色素”四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科学指导;专家们还与邱允滔董事长进行深入探讨,企业需要依托科技、资金、营销、策划和政策等多方支持,多维合作,打造福建红曲特色名片,做大做强红曲和红曲酒产业。
在走访调研屏南县安溪村圣藤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时,专家团队参观了五味子的种植基地。公司负责人介绍,五味子是一种具备多种生理功效的中药材,并且已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座谈会上,专家们围绕如何利用南五味子,从成分和功效分析、提高大众认知度、保健食品注册和生产、推动五味子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福建省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白水洋酒业有限公司和福建惠泽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学会省级服务站。座谈会上,学会与服务站企业负责人就服务站建设情况、公司技术需求以及未来合作方向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并听取专家意见建议。
为期两天的调研,专家团深入一线,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与科普宣传,成效显著,为红曲黄酒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合理可行的建议。下一步,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整合专家资源,继续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同心协力,继续为推动屏南县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