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回春“短板”变“跳板”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致富
2016-10-27   作者:   来源:农博网

    改革开放以来,受耕地资源匮乏、交通可达性差、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黄岩西部偏远山区90%的青壮年外出就业,形成了一个个“空心村”。“空心村”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成了城乡差距拉大的一个缩影。

  城镇化浪潮下的传统乡村如何守护家园?近年来,黄岩区以激活村庄活力为切入点,实施产业“回春”、房屋“回用”、人员“回流”三大举措,走出了一条“空心村”复兴之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金秋十月,走在黄岩区西部山区的农田、果园里,阡陌交通,枝头上随风摇曳的柑橘格外醒目,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登高远眺,长潭水库沿线,一望无边的山地蔬菜、东魁杨梅、笋竹两用林和柑橘枇杷产业基地,散发出勃勃生机。

  地处“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山区,人均耕地较少,一直是制约黄岩当地农业发展的“短板”。在过去,当地农业发展较为松散、缺乏管理规范,近8年来,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黄岩区变“短板”为“跳板”,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回春”。

  品种改良:曾滞销的枇杷成了畅销款

  在屿头乡上凤村,拥有五间三层楼房的枇杷交易市场,屹然矗立。这个交易市场占地面积329平方米,建筑面积905平方米,于2014年年底动工。建成投用后,它满足了当地枇杷交易的同时,也调动了枇杷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了解到,上凤村已有30多年枇杷种植历史,小小枇杷曾帮助很多村民脱了贫,但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诸多无奈。

  “早年,村里人种的枇杷基本上是大路货,品质不好。大部分都是直接被罐头厂采购去当原料,价格很便宜,卖不出去的枇杷,只能倾倒在溪流里随水漂走。”黄岩区农林局副局长龚洁强说,传统的种植方式一度让村里的枇杷成为滞销货,让村民们感到头疼。

  而这几年,在政府政策鼓励下,村民们纷纷改种优质白沙枇杷。

  “原来的枇杷种植较为分散,我们就积极培养生产主体,鼓励合作社、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大规模种植,并吸引外出劳动力回归,引导果园统一管理。同时,我们在园区建设上花心思,专注于精品枇杷的种植,树立品牌特色。”龚洁强告诉,产业转型升级之后,当地枇杷种植面积由原先的不足500亩扩增到1500余亩,高品质的白沙枇杷售价20多元一斤。目前,全村产量约500吨,村民年均总收益达400万元以上。

  变“短板”为“跳板”,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从黄岩区农林局了解到,自2008年起,黄岩区就开始积极探索西部山区农业产业“集中连片、板块联动、分层推进”新模式。通过对项目进行统一包装,在长潭水库沿线全力打造山地蔬菜、特色水果、笋竹两用林、花卉和中药材五大产业。

  在龚洁强看来,黄岩西部“空心村”的复兴,得益于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黄岩区西部山区的农耕、种植方式比较传统,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农产品品种比较老,加上缺乏高效的品质管理技术,产业发展屡受限制。产业不精,效益不高,农民无收入,人口自然会外流,‘空心村’也成了必然。”龚洁强认为,黄岩的自然生态,决定了当地必须走高效生态和特色精品路线。

  于是,这几年黄岩区不断突破传统农耕模式,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一方面,我们对果蔬的品种进行改良,优化和提升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管理技术,进行封山管理。”据龚洁强介绍,如今,长潭水库沿线现已建成山地蔬菜2万亩、东魁杨梅3万亩、笋竹两用林1万亩及柑橘枇杷1万多亩的产业基地,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产业“回春”,有钱赚了,人自然回流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