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泉: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果农家
2022-05-03   作者:黄枫   来源:福建日报

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日前,来到位于福州晋安区的“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龙眼、枇杷基因库,眼下正是枇杷成熟季节,树上已挂满果子。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带着“龙眼枇杷研究室”成员穿过果圃,在一处围墙边蹲下身子,这里有7株西藏野生椭圆枇杷苗。“瞧,这些个‘宝贝’都是今年初从西藏墨脱搜集来的,移植后全部存活,种质家庭又要增加新成员了。”郑少泉高兴地介绍。

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做强果树种业“芯片”,对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郑少泉主持的“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建设,已搜集保存龙眼、枇杷种质资源1118份,成为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龙眼、枇杷基因资源中心。他还率先主持制定了龙眼、枇杷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和优异资源评价规范等4个部颁农业行业标准,为资源标准化鉴定评价提供了依据。

矢志科研,始终坚守初心

58岁的郑少泉,出生在莆田,上辈人就在种果。“种果树能致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很有意义,能帮助更多农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抱着这样的初心,高考时填报志愿时郑少泉选择了果树专业。

到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工作后,郑少泉几十年如一日专注龙眼、枇杷种业“芯片”研究,从科研骨干成长为果树所负责人、龙眼枇杷学科带头人。岁月留痕,而他矢志科研的初心从未改变,其间几多艰辛,他却甘之如饴。

20世纪90年代末,郑少泉率领“龙眼枇杷研究室”成员着手种质资源圃重建,对基础设施和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更新,前后历时近10年,他和团队成员经常要翻山越岭搜寻种质资源,足迹遍布云南、海南、贵州、四川等地。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5个种,而“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就保存了12个种、800多个品种。这是省农科院五代人花了近50年时间才搜集到的,郑少泉是第三代。

“这些都是野生植物,每个品种都来之不易。”郑少泉说,野生枇杷树多长在深山老林,他们只能在文献和当地农民的描述中寻找蛛丝马迹,进山搜寻很是艰辛。

一次,郑少泉到海南五指山寻找“台湾枇杷”,由于专注挖苗,欲起身时才发现头顶上竟聚集了一群马蜂,脚下还有蚂蟥。为了不惊动马蜂,他只能蹲着任由蚂蟥叮咬,双脚至今还留有疤痕。“野外工作十分辛苦,但每当搜集到新品种,那种快乐无法言表。”郑少泉说。

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人才

郑少泉率领的“龙眼枇杷研究室”现有11名成员,在他多年悉心培养和带动下,团队成员有的已成为我省果树科研领域专家,有的正成长为果树科研队伍年轻骨干。

果树所的陈秀萍,2001年加入“龙眼枇杷研究室”,在郑少泉的带领下,主要负责种质资源圃重建,包括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数据库建立、标准制定、创新利用等工作。

2005年和2006年,在郑少泉的带领下,她又参加龙眼、枇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这一成果成为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农业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郑老师敢于给年轻一代压担子、敢于让年轻一代挑担子。”陈秀萍说。2009年,陈秀萍以“枇杷种质资源保存与运用”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郑老师总是言传身教,无私帮助我们进步与成长。”“龙眼枇杷研究室”成员姜帆说。

今年元旦过后,听闻西藏墨脱可能存在野生椭圆枇杷品种,郑少泉带领陈秀萍、姜帆等前往搜集。在墨脱的21天里,他们早出晚归,冒着严寒进深山。

一天,下着细雨,众人来到雅鲁藏布江畔一处陡坡,郑少泉发现,此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野生枇杷生长。沿途仔细搜索,果然陆续发现了4种野生椭圆枇杷。此时雨势渐大,其他人都打算折返。“这是个居群,继续走还会有发现。”郑少泉喊住众人,半蹲着身子带着大家继续向前搜索,果真又找到了3种野生椭圆枇杷。

在郑少泉手把手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如何挖树保证根系完整、如何采集当地苔藓并用苔藓保护树根、如何用大片树叶包裹根部、一路上如何保持湿度、上飞机时如何固定装箱……这些野生椭圆枇杷从墨脱移植到福州种质资源圃,全部存活。

转化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郑少泉和他的科研团队长年专注于果树种业“芯片”研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果业生产、促进果农增收,种业“芯片”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臂膀。

枇杷有红肉、黄肉、白肉之分,白肉枇杷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是枇杷中的极品。“要让果农的枇杷卖出好价钱,除了要选育、推广优质品种,还要避开上市高峰期,拉长销售期。”郑少泉说。

20多年来,郑少泉带领团队潜心选育出熟期配套、优质、大果的白肉枇杷新品种,如特早熟“三剑客”的“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特晚熟的“香妃”等。“三剑客”由具有早熟基因的“母亲”——“早钟6号”和具有优质白肉基因的“父亲”——“新白2号”进行杂交育种而来,光是寻其“父亲”,郑少泉就花了11年。2018年,“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审。

福清市一都镇是枇杷种植大镇,前些年因为老品种种植面积大、品质退化、口感不佳,严重制约枇杷增产、果农增收。近年,郑少泉团队选育的新品种在当地大规模推广后,当地枇杷采收期延长了一个多月,产量、品质也大幅提升。该镇善山村已全面推广杂交白肉枇杷新品种,每亩经济效益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一年里,郑少泉仍坚持带领团队,奔波在我国龙眼枇杷主产区福建、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他们指导果农春耕,推广系列龙眼枇杷新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行程累计达5.38万公里。

从事果树研究以来,郑少泉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3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我和团队才能取得这些成绩。”郑少泉表示,他和团队将继续奋力做强种业“芯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果农家。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