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黄厝村:民俗文化魅力足 提升村民幸福感
2022-01-04   来源:厦门市委文明办

厦门市翔安区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原黄厝小学改造而成。内厝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发展乡村文化和产业,经过提升改造,打造了檀樾书院、芳华礼堂、闽南红砖雕文化、文化产业园、表演舞台、户外活动场所、图书室和心理咨询室等文化集群设施。同时,实践站还组建繁星创业服务中心、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繁星支家志愿服务队、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结合“繁星”基地文创特色,围绕“农创文旅”主题,打造更具有本土特色,更接地气,更全面服务于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利用闲宅资源 打造乡村“文创IP”

5.jpg

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老宅古厝打造文化产业园

黄厝村围绕乡土、乡愁、乡情“三乡”主线,利用乡村闲人、闲地、闲宅“三闲”资源,发挥贤人、贤士、贤才“三贤”作用,挖掘民俗、民乐、民艺“三民”文化底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一些正在经历拆迁改造的村居不同,黄厝村并未抛弃老宅古厝,而是将这些闲宅资源集中起来,将它们打造成属于乡村的“文创IP”。

黄厝文化产业园于2019年初揭牌运营,以闲地闲房为资源,修旧如旧,让古厝华丽蜕变,筑巢引凤。现已入驻二十多家不同类别的艺术工作室,包括雕塑、漆画、陶艺、砖雕、音乐、影视等,以及艺术馆、美学馆、创意公司等。行走在改造自千年古村落的文化产业园中,村头巷尾艺术氛围无处不在,泥土的芳香、油画的清雅,村居与画境相互映衬,让人们的生活更有了诗意和远方。

方知艺文空间的艺术家方知,去年入驻曾支教过的黄厝村,并将旧屋改造成一个带有咖啡厅、茶室、书房、花园的艺文空间,不定期邀请优秀的艺术家举办作品展览、艺术沙龙、音乐派对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大众提供一个可以阅读、品茶、冲咖啡、闲聊的类艺术空间。此外,方知艺文空间还联手黄厝繁星基地打造乡村少儿美育工程——针对乡村小学、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工作坊的形式将适合乡村的美育+科普课程带给乡村幼儿教育机构。方知说,文创IP的实施活化了艺术乡建的机能,用艺术塑造乡村,共同探索乡村现存整体性文化复兴,实现从“乡村艺术振兴”向“乡村社会振兴”的转变。

开设公益课程 让乡村孩子拓眼界长知识

幸福院管理员高达娇有两个男孩,2018年起,他们参加了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每周六开展的繁星绘画公益班,学习彩铅、硬笔、国画课程。近日,小儿子还上了科学公益班,积极参加学校的科技节比赛。“这些课程的开设让孩子获得了艺术、科学方面的熏陶,学到许多新技能的同时,能够独立完成事情,学会和家里分享见闻。”高达娇说,她很感谢社区开展这些公益课程,不仅节省了课外辅导费用,还能就近上课,方便、省时。

据了解,考虑到农村教育资源有限,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繁星支家志愿服务队,三年来组织了400余场公益活动,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村就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2018年起,通过实施“泥土”计划,每周为黄厝村80余名学生开启常态公益绘画课,包括国画、Q版动漫手绘、彩铅静物写生等。暑期举办“鸿渐小学堂”“鹭岛之行”“情系关爱”等三场夏令营活动,让城市孩子体验乡村生活,学习农耕知识,了解闽南古厝和乡土文化,同时让乡村的孩子们开拓视野,亲身体验厦门大学的风采。其间,基地还与多校共建,开展垃圾分类、应急救护、手工DIY等各种公益培训和知识小讲台。2018年11月,“繁星基地”被市委宣传、文明办授予“厦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

6.jpg

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人举办生日会

黄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繁星基地主任董妮:黄厝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延续“社区书院”服务理念与运行模式,围绕阵地建设、体系规范、机制完善、队伍管理、孵化基地、信息化平台等方面作整体性的提升改造,完善社区书院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包括结合黄厝文化产业园、全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等资源,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在现有平台基础上,以打造文化艺术产业,用文化纽带推动新时代产业发展;结合檀樾书院及新媒体信息化平台服务于群众;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建设;根据居民需求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和课程;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

责任编辑: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