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疙瘩”变“金豆豆” 福州长乐鹤上镇擦亮“番薯”金招牌
2021-10-26   作者:余少林 沐方婷 陈佳惠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400多年前,“甘薯之父”陈振龙将甘薯引进家乡鹤上,缓解了一场饥荒;400年后的今天,这个乡镇将甘薯变为“金豆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近日,走进鹤上,看小小番薯的前世今生,探鹤上乡村的振兴密码。

41181469867173406.jpg

引入

一根薯藤缓解闽中饥荒

甘薯因由“外番”引进故称“番薯”引进之人便是明朝商人陈振龙。1593年,正值明朝万历年间,闽中大旱。此时的陈振龙在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看到当地种植的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他联想到家乡亲人食不果腹,便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然而,当地政府禁止带薯出境,陈振龙只能冒着被杀的危险,将斥巨资购得的几尺薯藤绞入吸水绳,藏匿于船中,历经7个昼夜的航行,将薯种带回故乡鹤上。薯种试种便大获成功,推广之后缓解了闽中饥荒。

为纪念这段历史,鹤上镇修复完善陈振龙故居及周边景观,挖掘古厝内涵,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生根

小番薯一年创收400多万

小小番薯,曾拯救百姓于饥荒,也是青桥村村民陈顺乐眼中的“金豆豆”。青桥村番薯一垄垄齐整的番薯地,枝叶正茂,陈顺乐拨开表层浅土,红通通、肥嘟嘟的番薯露了出来,1株番薯秧下足足结出7个番薯。

“这一株估计就能收5公斤番薯。”陈顺乐期待着丰收。陈顺乐告诉,他对番薯有着特殊的感情。上世纪50年代大饥荒时,他们一家人正是靠着不到一亩的番薯地得以生存。近年来,陈顺乐和村子里的其他农户整合青桥村200多亩的土地,全部种上番薯,每亩三四千公斤的年产量,增收上万元,着实改善了村民生活。

不仅是青桥村,如今鹤上镇种植了800多亩番薯,享受着夏季充足的光照,环绕着疏松的沙质土。鹤上的番薯皮光洁、薯块大、口感软糯、甜度足,年产量可达200多吨,每年创造经济价值400多万元。

发扬

在“土疙瘩”上做大文章

振兴不仅依靠种植番薯,还要在这个“土疙瘩”上做足文章。

为擦亮“番薯”这块金招牌,青桥村成立番薯示范基地,集种植示范、品种推广、技术指导于一体,带动周边村民加入种植行列,将番薯文化挖掘与推广种植相结合。不仅如此,村里还立足优势,打造丰富多彩的田野活动。距离陈振龙故居不远处,看到了一块块精致小巧的“微菜园”,各类果树之下种植着红薯、紫薯、白薯等等品种,这是青桥村为孩子们规划的研学实践“小菜园”。

“立足陈振龙故居,结合周边古厝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带着孩子参观故居、聆听故事、亲自劳动,边教边学,寓教于乐。”青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仕说。

做大做强番薯产业,鹤上镇深谙打通外援,疏通技术筋脉的发展秘诀。

鹤上镇相关负责人陈魁介绍,近期正与清华大学相关农业专家积极沟通交流,希望借助专家力量,通过团队作战,打造番薯产品线,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与文岭镇相关企业合作,在品种改造与产业链延伸上进行更多探索。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