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大田上地村:融合发展扮靓上地新姿
2021-09-26   作者:林生钟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三明市大田县前坪乡上地村的田野里,“红米”水稻抽穗扬花,毛豆、茄子、青椒和水果玉米鲜嫩欲滴,菊姜花怒放成片。山坡上,茂林修竹、茶园碧绿,挂满油茶果的枝头下,散养的“跑山鸡”欢叫着觅食。

38732637186896775.jpg

上地村党建公园菊姜花怒放成片(温欣孝 摄)

“我们村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和农产品,全部销到部队、国企食堂、超市,销路不用愁。”养殖户林初丘向近日到访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客人介绍,他从2019年开始饲养“跑山鸡”,目前已销售5批共1.5万余只,创收40余万元。上地村的“跑山鸡”和“松针鸡蛋”,在东部战区陆军机关和相关部队、中国中铁东部区域指挥部、中铁一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享有不小的知名度。

林初丘还入股了村里去年3月成立的佳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年农产品销售额300多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

早在2017年,上地村还是省级贫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5.25万元。2018年10月,解放军某部大校军衔退休的部队长林佳山,回到上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两委”干部到乡村振兴典型村落参观,改变思想观念;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对接项目32个,完成党建公园、河道美化、饮用水改造、机耕道硬化等民生工程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老旧木屋4座,整治裸房20幢,喷绘和悬挂乡土特色装饰物20余处,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林佳山带领村民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村民”发展模式,促进“军队+央企+村”融合,打造“山间货栈”,开展“线上+线下”供销业务。上地村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三明市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三明市基层先进党支部”。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24.2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6元。

如何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上地村按照“农民入股+社会资本”融资模式,流转土地136亩,引进银顶农业科技公司种植天然反季节蔬菜,提高村民就业率和收入;依托林福林业合作社种植生姜、油茶,其中油茶种植由尤溪沈郎乡公司帮扶收购。

村民林占思说,以前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家里留守老人干不了重活,各家各户的水田只种单季稻,送给他人种植还要贴补给对方肥料。“如今,每亩土地实得流转费400元,村集体也收入50元,老人和家庭妇女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轻轻松松可以挣到100多元。”

东部战区陆军还给上地村单独开设“窗口”,农产品不用竞标即可直接供货。如果村里大量农产品滞销,部队只需县政府出具证明,当年安排1次应急消费,给村民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吃了“定心丸”。

中铁一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和上地村党建共建共联,帮扶产业发展。2020年,公司从上地村采购农副产品40万元;吸纳28名村民到公司下设项目部工作,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今年7月2日,中国中铁捐赠110万元,援建上地村冷链物流项目,配置屠宰、冷藏、包装、运输等现代化功能区,项目集自动化屠宰、冷藏、运输为一体,建成后全年可处理禽类8万只、黑山羊4000只,冷藏蔬菜1100吨,将进一步促进村民就业,增加村财收入,提高农产品贮存加工能力,实现农产品有效增值,带动县域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党建引领助发展,乡村振兴关键要有“造血”功能。上地村除了继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村民们还把荒废的山地开垦起来种牧草养羊,做大做实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扩大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提高“跑山鸡”养殖质量和数量,建设“跑山鸡”屠宰厂、冷链库和配备冷链运输车一体化的冷链物流项目,继续向外扩大对接单位数量,促进产业振兴。同时,打造全省第一个军地共建、军民融合的“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中心,宣传退役军人在其中起到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