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保持土壤生命力
2020-12-21   作者:翁伯琦   来源:福建日报

土壤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质、矿物质、气体和其他基质成分的混合物。大约40%的动物在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时间里,都在土壤中寻找食物或寻求庇护。土壤中还存在着众多长期被忽视的微小生物,它们使土壤富有旺盛活力,并成为地球上生物最多样化的栖息地之一。今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就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充分显示了人们对高质量土壤与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关注。

很显然,土壤是富有生命的历史自然体,是人类文明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基础,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基石。为了土壤的健康,我们必须珍爱脚下的生物多样性。正是土壤中无数的生命在默默地支撑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有健康的土壤,才有健康的人类。当今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快速发展,一些土壤出现污染和退化现象,影响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培育健康土壤,发展健康农业,才能支撑健康中国。为此,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量土壤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是坚守耕地红线,提升土壤地力。人多地少是我们最大的国情。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20亿亩,很大一部分土地仍属于中低产田。此外,我国每年进口的食物折算成的土地当量大约在10亿亩以上。因此,未来我们仍需要花大力气保护现有耕地,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防控土壤污染,保障绿色生产。土壤污染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持久性,并且修复治理污染土壤任务艰巨、代价高昂。为应对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给土壤环境质量带来的挑战,一方面应明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探明污染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为保护土壤环境质量、阻抗农作物对污染物的积累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另一方面应研发针对大面积农田的高效、廉价污染修复技术。此外,还要关注土壤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叠加形成的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破解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协同控制的相关瓶颈性技术,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提高土壤质量,实现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吃得安全”与“吃得健康”,必须严格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土壤是人体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的影响,有些土壤缺乏某些人体必需的矿质营养,需要有效地培育健康土壤。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导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富集与传播。污水灌溉和畜禽粪便施用等措施进一步富集了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使得土壤-植物系统成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储库以及传播与扩散的重要媒介。土壤中致病菌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叠加与互相作用,使得土壤生物复合污染的暴发风险更高、传播能力更强、破坏性更大。因此,未来土壤质量的研究必须要兼顾质和量,协调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平衡和有效供给。

新时期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土壤科技攻关,是土壤与肥料行业工作者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使命担当,更是应当长期肩负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重要任务。我们要力求做到强化地力保育,维护生态环境;坚持综合治理,保障土壤健康;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