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泰宁的脱贫“密码”:“旅游+扶贫”
2020-07-02   作者:蒋巧玲   来源:新华社福州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41%;80%以上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参与和发展旅游脱贫致富;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这张“摘帽”成绩单的“答卷人”,是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县、乡、村三级联动,谋划好实施蓝图,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发展、融合发展,打造‘景区+农户’‘公司+农户’‘生态+文化’等5种乡村旅游扶贫样板,助力脱贫攻坚。”在福建省政府新闻办6月30日召开的“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泰宁县委书记吕国健道出了该县的脱贫“密码”:“旅游+扶贫”。

吕国健说,泰宁县作为全省首批、三明市首个“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旅游+扶贫”的主要经验做法是“四个好”:

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在县级层面,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考核;在乡(镇)层面,在每个乡镇建设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举办1场主题活动、每年接待1万名游客,进一步释放乡村旅游富民效应;在村级层面,实施“春风工程”村财增收行动,扶持26个村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平均每个村村财增收3万元,带动全县村财自有总收入比2015年翻了三倍以上。

谋划好实施蓝图。抓全域规划,全县打造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及红色旅游村17个;抓农旅融合,把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发展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点100余个,创立“寻找泰味”公共品牌;抓美丽乡村建设,推广以“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为标志的本土建筑风格,守护田园风光。

打造好示范样板。坚持示范带动,打造“景区+农户”“公司+农户”“生态+文化”“合作社+农户”“农庄+游购”等5种乡村旅游扶贫样板。比如,水际村以“景区+农户”为模式,发挥毗邻大金湖景区的区位优势,把农家改成民宿、渔船换成游船、捕鱼做成渔业,带动全村及库区周边村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2019年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统筹好各方力量。帮扶单位出力,2012年以来,各帮扶单位直接补助或帮助泰宁县争取资金1.68亿元;社会各界给力,“百企帮百村”、扶旅助贫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群众自身努力,泰宁县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在学校开办旅游专业、加大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群众创业就业的主动性、能动性。

“2018年,泰宁县成为全省首批‘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1607户49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吕国健说,泰宁县依托“旅游+扶贫”的模式,走出了脱贫攻坚的“泰宁路子”,2019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113万人次,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全县已有80%以上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新华网福州蒋巧玲)

责任编辑: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