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熙岭乡龙潭村党支部:“一领双带三创”助推乡村振兴
2019-09-10   来源:屏南组工

 近年来,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坚持“一领双带三创”,探索构建“党委政府+艺术家+村民+古村+互联网”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极具屏南特色的党建引领文创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微信图片_20190910091604.jpg

夯实战斗堡垒

增强党支部“领”的功能

龙潭村党支部坚持把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不断增强村级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一是落实“一肩挑”,增强村“两委”战斗力。为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在龙潭村“两委”换届中,注重将政治理论素质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支部书记选举为村委会主任,进一步理顺了村“两委”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联合四坪村、圪头村、三峰村党支部成立片区党总支,由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片区党总支书记,通过党组织的有效整合,统筹推进联建村文创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帮带协作、抱团发展。二是广发“英雄帖”,提升村“两委”干事创业活力。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下,选派省广电网络集团的夏兴勇同志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激发了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同时,还大力鼓励、邀请往届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济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等人员回村任职,吸引了吴忠次、陈孝起等一批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大大提升了村“两委”人员素质,为开展村务活动、落实文创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三是设置“硬杆杆”,督促村“两委”正确行使权力。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六要”工作法,深化“168”农村基层党建机制,管好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坚持对文创重点项目、古村落修缮、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不留“盲区”“死角”全方位监督,让村“两委”习惯在监督下工作,让群众参与到村务工作和文化创意产业中来。

强化人才支撑

发挥致富能人“带”的作用

通过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先锋队伍带头示范,凝聚本土人才和外来文创精英两股力量,有效带领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带动作用。龙潭村党支部成立由党员、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为成员的党员互动组,推行党员和贫困户及新村民之间的连户帮助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帮扶好贫困户、服务好新村民,带动文创产品及村土特产销售。村支部书记陈孝镇依托六千尺山泉水厂,兴办龙潭里山泉水公司;党员陈忠次自种龙潭小苹果、桃子、李子等,以采摘模式发展,效益明显;白水洋酒业党支部书记陈官唱带领全村酿酒,全村储酿酒量达400多万斤,产值达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村民带动作用。2017年以来,龙潭村成功吸引了100多名国内外“新村民”落户龙潭,并在龙潭村开展写作营、音乐创作、研学旅行等活动,新村民带来的新业态为古村复苏注入了强大动力,让老村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了。目前,全村共有咖啡吧、民宿、客栈、餐饮店、酒吧等30多家,全村常住人口由原来的近200人回升到600多人。

坚持改革创新

拓展文创工作“创”的成效

近年来,屏南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对龙潭村在组织力量、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大胆试大胆闯,推动基层党建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抓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是创新管理办法。村“两委”积极探索建设管理模式,结合落实熙岭乡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财务核算实施细则、规范村级自建工程材料采购票据使用等文件,从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建设程序、建设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安全生产等方面,对文创产业项目建设进行规范管理,既提高工程效率、节约工程成本、确保廉洁建设,又使传统木工营造技艺得到传承。二是创设共建平台。以村“两委”为桥梁纽带,创新代租代建工作方式,由村委会与古宅祖居户主签订租赁合同,“新村民”再与村委会签订租赁合同,避免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问题。同时,实行由“新村民”出资、村“两委”按工程成本代为修缮老屋的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古村落“保”与“用”的难题。截至目前,已修缮老宅70余栋,其中吸引社会资金750多万元,修缮利用老宅30余栋。三是创建增收项目。在村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下,创立以村委会为股东的投资主体,动员党员带头入股,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创办村集体企业。比如,依托文创产业发展成立旅游服务公司,带动新村民和返乡村民开办了20多家青年旅馆、咖啡吧、民宿等。同时,村党支部还牵头对接文旅、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开展各项艺术公益活动,继而催生的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文创体验等新兴业态也为乡村揽来了“财气”。2018年龙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并带动文创片区各村集体收入均增收3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