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种竹也生金
2019-06-13   作者:魏剑生 叶秋艳   来源:福建日报

“我们家的雷竹林原先亩产值只有3000元,通过林振清的指导,使用冬季增温保湿覆盖技术,雷竹笋提前了两个月上市,亩产值达到3万多元。”近日,建瓯市南雅镇新村村竹农张剑杰谈起林振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建瓯,竹农们习惯于把林振清称为“竹仙”,原因就“藏”在一组数字中。目前,建瓯市竹林面积达134.5万亩,毛竹林亩均产值最高达4000元,雷竹亩产值最高超过5万元,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123.9亿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与建瓯市竹类科研所高级工程师、科技特派员林振清密不可分。近年来,林振清主持承担或参与了国家、省、地、市的10多个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

担任了20多年科技特派员的林振清,自1989年从福建林学院调到建瓯市竹类科学研究所以来,通过潜心开展竹业技术推广服务,努力将建瓯竹林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竹农习惯于眼见为实。为此,林振清在龙峰村和连地村分别建立了312亩和500亩的示范片,大力推广竹阔混交林经营、竹山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护笋养竹等培育技术。为管好示范片,他严格按照《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组织实施,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竹林结构更加合理,鲜笋平均亩产从120公斤提高到530公斤,每亩竹材从15根提高到40根,产值从380元提高到2100元。

为给竹农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竹林培育的学习案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林振清又在房道镇西际村、玉山镇上房村、川石乡慈口村建立“毛竹林丰产高效培育示范基地”“笋竹两用毛竹林培育示范基地”“雷竹丰产高效经营示范基地”。

对林振清而言,示范基地是推广科技成果的固定教学场所,为广大林农提供“开小灶”教学同样重要。

在担任龙峰村、西际村等10个毛竹重点村科技特派员期间,他经常深入竹山指导竹农开展护笋养竹、抚育施肥、新竹标号、竹林结构调整等竹林培育技术,针对竹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竹农举办技术培训班。近30年来,他累计举办竹林培育技术培训600多期,有3万人次从中受益。

林振清的付出让竹农受益匪浅。房道镇旅港新村村民王大叔说,林振清帮助大家逐步改变纯毛竹林为竹阔混交林,毛竹病虫害自然就少了。林振清引导建瓯竹农从过去粗放管理逐渐变为集约经营,使原来纯毛竹林变成生态和经济效益更高的竹阔混交林,竹林亩立竹数从仅为120株的低产林变成亩立竹数170株的笋竹两用丰产竹林,为建瓯提高竹林培育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技”为民,点“竹”成金。如今,林振清又开始了新的谋划。针对竹林拥有较高文化旅游价值的特点,林振清正与建瓯市千竹园旅游开发公司筹划打造“千竹园”,通过建立集生态、科技、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竹业园,充分发挥竹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动全市竹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