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群众有所获,不必强问“何所感”
2019-04-12   作者:王夙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4月10日 半月谈网)

2020年是中央确定的“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年。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作出指示:“现在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坚持信心不动摇。”在总书记的鼓舞下,广大基层干部正全力以赴地履行扶贫工作。

然而,正当扶贫大业进行得热火朝天时,却有基层干部吐苦水:“我们很努力,群众却无感”、“得不到群众理解,工作积极性很受打击”等。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尚君表示,通过多年调研,他发现上述类似委屈在基层扶贫干部群体中很普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干部很努力、群众却无感”的现象呢?有些受访基层干部将问题归咎于部分群众的“等、靠、要”。不可否认,这种负面思想确实存在,但不能以偏概全。应当善意地从多角度理解:首先,部分贫困地区特别是许多偏远地区对外交流不多,当地群众虽然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成效,但不擅长或不好意思将感受传达给外来的扶贫干部;其次,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特别是不少地区选择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抓手,相对忽略了公共服务的改善。而产业扶贫成效的传导过程是间接且“润物细无声”式的,群众很有可能“当局者迷”;最后,许多基层干部扶贫过程中只管“低头苦干”,却忘记了信息交流工作。结果扶贫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群众不明就里,误以为部分干部是“瞎折腾”,自然也就“无感”了。

将心比心,群众“无感”确实有伤扶贫干部的士气。基层同志们“吐吐苦水”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绝不能坐视扶贫干部士气低落以致折损扶贫大业。组织部门在考核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时,要更多地以成绩说话,特别是针对优秀的“被无感”干部,必须做好心理安抚工作。新闻媒体单位要善于挖掘那些扶贫成效显著的“被无感”干部,宣传他们的默默奉献,替他们向当地群众“正名”。

其实,社会也要辩证看待群众“有无感”的现象。扶贫要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而不能以追求群众“有感”为唯一衡量标准。特别是许多群众“无感”的工作可能恰恰是扶贫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极端地以群众“有感”来推进一切扶贫工作,很可能导致扶贫工作只注重短期显著成效而缺乏长远规划,达不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效果。此外,只追求群众“有感”也会导致部分干部坐等群众反馈却不主动挖掘问题的心态,间接助长了“懒政”风气。

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感受”绝非不重要。他们的“有感”是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肯定。但是,必须要理性分析群众“无感”的原因,而不是盲目追求群众“有感”,更不可通过强行逼问群众“何所感”来满足扶贫工作的自我期许。基层扶贫干部要调整心态、开阔心胸,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来推进扶贫工作。但求群众有所获,不必强问“何所感”。(王夙)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