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国栋:驻村种田记
2019-02-14   来源:莆阳先锋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驻村第一书记王国栋怀揣着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望,憧憬在宁静的小山村,与淳朴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就这样,他开启了在大洋乡崇兴村的驻村日子。

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飘来。慰问的暖风为贫困村民送来了党的祝福和慰问,一股股暖流在崇兴村迅速蔓延。在村部的会议室内,村民们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积极献言献策。有人提议,“我们可以发展肉鸡养殖,我亲戚在外地与美国某个全球连锁快餐店签定合同,一只鸡仔只要用9斤饲料,41天时间就能长到6.2斤。”还有的说,使用叶绿素,蔬菜更好卖……话音未落,一片惊讶声后便是更多的嘘声。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在新闻中频频曝光,如今近身听闻,王国栋心中仍然十分震憾。

微信图片_20190215204642.jpg

王国栋采取“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打造莆田北部山区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为莆田人民种出放心粮。

“可是我们世辈种田,靠什么脱贫致富?”一位老农的话引起大家的沉思。是啊!国家在发展城镇化建设,村里青壮年基本上都进城发展了,村里只剩下些老年人、留守妇女、残疾人,农业生产依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

如何盘活农村经济?人才?资源?一度困扰着王国栋的驻村生活。无意中浏览市政府网站,一篇发展山区优质米纲要跃然纸上,他咨询相关农业部门,得知相关具体政策正在制定中。

王国栋的心中油然产生出一份“优质米放心粮”计划,借助扶贫政策、老农的专业优势、抛荒土地的资源优势,如果优质米计划能顺利实施的话,农户增收、空壳村脱帽便有望实现。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挂钩领导、部门、村两委的支持。年初,在陈副市长扶贫现场办公会议上,200亩“优质米 放心粮”村集体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实施,采取“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致力打造出莆田北部山区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为莆田人民种出放心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产的粮食,必须对人民的健康负责。为了选出好种子,王国栋与老农的脚步踏遍全村,只为选出优质传统老种子,坚决不用转基因种子。“台粳八号、养生黑米”种子便由此产生,每年保留自留种,实现活态传承,也是为莆田的古老食谱保留一份活记忆;王国栋与水利局干部一起爬山涉水,考察水源,建起拦水坝,争取来了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乡政府农技人员一起土壤测量、气候分析,只为选出最好的种植环境;与村两委人员一起入户,宣传优质米种植,引导农户参与建设项目;尝试着建立一种新型的粮食生产体系,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播种出让人放心的大米,实现粮食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打造一个理想的新农村田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模式的运营面临着质疑和不理解,致使项目的运行一时陷入困境。区、乡政府知道情况后及时介入,每季度召开项目促进协调会,既不耽误农时又解决项目的进展。这也更坚定了王国栋与村两委的产业发展之路,“幸福总是来之不易,项目运转不亦如此?”为尽可能减少农民的损失,他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台风来了,保险公司及时过来定损;谷瘟来了,农业技术人员及时到村指导技术;野猪来了,村委会及时组织人员采用土法驱逐……

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谷子历经孕育、播种、成熟。如今沃野金黄,透露出丰收的希望。王国栋感叹大自然为播种者辛勤的劳作给予了最美好的回报。他说,其成就感犹如毛泽东的词——“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看农民:指点江山、改造山河、乡野万里铺锦绣。”

“种‘粮’亦如采‘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食品安全问题,促使我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挥洒在一片片稻田之中,放心粮,更是贴近千家万户的百姓心间。我们播种了一个善农善耕的田园,想让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口放心粮!”谈及初衷,王国栋侃侃说道。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