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致富的“竹海经”
2019-01-08   作者:刘永锋   来源:闽北日报

政和县高林村,海拔1000米,四面环山,村里有17000多亩竹林,人均7.5亩。

靠山吃山,竹子成了高林村的主要经济来源。40年来,高林村人不断努力做“竹”文章,靠竹致富。

同时,高林人并不满足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利用地理优势,尝试着发展多元经济,种植高山蔬菜,而且发扬打拼精神,在外做起了服装、茶叶等连锁店和网络销售业务。

立足竹林,开出淘金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高林村人因为没有公路,竹子利用率也不高,高林村人或砍一些竹子做土箕、竹筐等日用品,或砍一些做造纸原料,大部分竹子只能留在山里,无法产生收益。

高林村人守着竹山思考着如何转换成金山银山。

“要致富,先修路。”1980年,在老村支书何德仲带领下,通过村民投工投劳、村委会贷款、公社补助款,把一条长11.33公里、宽3.5米的泥土路开到山脚下。

“公路开通了,挖笋方便了,大家用土箕、编织袋把笋挑到公路边上。”现任村支书何山回忆说,“公路旁两公里范围内的竹山不再荒废。”供销社开着大型拖拉机前来收购竹子了,一根毛竹卖到1元钱。

1987年,第一条3公里长的机耕道开通,还通到了浙江省庆元县张地村,方便了与浙江做买卖。高林村人把竹子卖到庆元,一根约6元;把半成品竹筷卖到庆元,一百双5元,一根毛竹可做300双筷子,提高了毛竹利润。据了解,当时做竹筷的家庭式作坊超过50家。

从1990年开始,大家自发筹资,大批开机耕道,开发竹山资源。何山说:“每座山都有机耕道,甚至有的竹山开了两三条,机耕道总长达到200公里。”

机耕道增加,经济效益凸显。1995年,政和县笋罐头外贸需求扩大,高林村的竹笋1公斤2元钱。那时候,何山有50亩竹林,单单竹笋一年的收入就有15000元钱。2000年前后,政和县毛竹需求扩大,胸围一尺的毛竹一根可以卖到25元。除了高林村人自办的十多家竹条、竹片加工厂外,还把毛竹卖到政和县铁山工业园区、鹤都岭工业园区和庆元等地。

种植蔬菜,创建“新鲜”产业

一场大雪,悄然降到高林,压弯了毛竹,大批毛竹或折断或破裂,村民损失严重。

单一的经济是脆弱的。高林村人痛定思痛,考虑如何发展多元经济,弥补单一经济的不足。

高林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蔬菜持嫩性好、甜度高。2000年,一个外地农民到高林种了一些白菜,很受市场欢迎。这种情况启发了何德仲,对呀,可以发挥高山优势种植高山蔬菜,把这个金饭碗“捧”起来。

2001年,何德仲说服了刘自得等10户人家,整了80亩地,种起了小白菜、花菜,还聘请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到了收获季节,一车车蔬菜运到县城散卖,一下子就脱销。刘自得高兴地说:“没想到一亩地的利润就有2000元钱。”

第二年,村民纷纷响应,高山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600多亩,也增加了四季豆、青椒、包菜等多个种类,还成立了闽农、天丰等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农户+合作社”模式。

浙江经销商“闻香而来”,定单收购高林的高山蔬菜,把高山蔬菜销往金华、杭州、上海等地。

从那时起,高山蔬菜便成为高林村致富的另一种重要产业。

走出高山,异地寻找商机

“呆在家里什么机会也没有。”80后刘立功,初中一毕业就走出高林,在外面从事茶叶、玉器、紫砂壶等电商业务。他经过多年经营,成功吸引近万名粉丝,通过社区营销模式,销售各类产品,年销售量近200万元。

高林村有2000多人口,像刘立功一样,走出高山到外地寻找商机的村民超过千人。开办竹制品加工厂、服装公司,从事电商、房地产业务等等,许多人都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何新海早年就走出高林,创建了广东爱依服商贸有限公司,在全国市场门店3500多家;何新钒创建了“娜么美”服装品牌,开办了160家连锁店;陈成兵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出租业务,产值上千万元……

何山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创业成功之后,又带动了一批村里人出去创业,仅在广东从事服装工作的村民就有上百人。”

高林水泥公路是2006年硬化的,宽3.3米、长11.3公里,随着岁月的冲刷,路面破损严重。2016年,高林水泥公路拓宽改造,许多在外乡贤捐资修路,仅何新海就慷慨捐款1000万元。

何山戏称,这就是高林的飞地经济。

☉刘永锋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