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青水:传承与创新,打造民族休闲乡村新名片
2018-08-16   作者:陈美蓉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三明8月16日讯(陈美蓉)在永安这座“闽中山城”的东南部,有个古朴美丽的少数民族之乡,这里青山绿水,田园如诗;这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美景如画;这里的乡民勤劳古朴,能歌善舞;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古民居、古建筑,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永安青水畲族乡。

青水畲族乡现辖21个建制村,其中畲族村9个。青水畲族村地处畲族乡集镇所在地,是青水畲族乡经济、文化中心,畲族聚居村。“小桥流水古民居、步道垂柳油菜花、山歌唢呐傩面舞、糍粑艾粿畲家酿”,美丽的青水畲族村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2017年青水畲族村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这个村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新时代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如诗如画  青水处处皆美景

如果你来到永安青水畲族村,定会被这里如诗如画的景色所吸引。这里一年四季草木繁茂,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景色宜人。走进这个古朴美丽的村落,就宛若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image001.jpg

青水畲族村属亚热带季风高山型气候,现有山林面积10074亩,其中毛竹林1746亩,果园200多亩,茶园120亩,耕地面积1760多亩,全村无村办企业和矿产资源,是典型的农业村。这里的村民以种植玉米、烟叶、茶叶、莴苣、毛竹等农作物以及畜禽养殖为主业,村民淳朴勤劳,精耕细作每一份地,因而青水“四季无闲田,村村无闲人”。 

8月,初到青水畲族村时,天下起了大雨,远处烟雨薄雾笼罩着青山绿水,颇有诗意。雨后乡村一片静谧,凉风习习,风光唯美。漫步永龙步道,一路树木青葱,垂柳依依随风轻摇。这条步道起点为永宁桥,终点是化龙桥,全程2.3公里,步道的一边种满了花草树木,另一边则是高高的玉米田地,傍晚田间蛙鸣蝉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玉米香。时值玉米收割季节,一望无际的玉米,很是壮观。

 image003.jpg

大学生村官小周告诉,每年2-3月,玉米过季,这里便会种上油菜花。“小桥流水古民居,步道垂柳油菜花”,春季进入盛花期,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田野,古老的畲族房舍坐落在油菜花海与婆娑的翠竹间,令人陶醉。此时全国各地的游客便纷纷赶来踏春赏花。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青水的美景时时有,处处在。青水有口清澈见底的“仙马”涌泉——“出水莲花”,泉流成池,故曰“清水池”,这也是“青水”之名的由来。站在清水池前的凤凰广场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如酣睡的少女,头颅状的山峰五官轮廓清晰可见,这就是玉顶睡女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着实让人惊叹。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畬乡风情 极具特色的民俗景观

在青水随处可见散落在乡村的古建筑、文物古迹,行走中能够感受到这里独具特色的畲乡民俗风情,在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中徜徉。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宁桥•古戏台”是青水畲族村的一大民俗景观。它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石砌单拱桥身,上架廊屋,总长22米,宽5米。桥西头是一座神庙,桥东部是一座戏台,居中的桥身则被巧妙地应用为看台。这种集庙宇、戏台和桥梁于一体的建筑,为福建地区乃至全国所罕见。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古建筑“钟氏五代宗祠”是钟家的祖宅,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是小型的合院建筑,由正房、南北厢房和倒座组成。如今这座古建筑已被改造成“以乐剪纸艺术馆”,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

image017.jpg

走进剪纸馆,优美的古典音乐袅袅环绕,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馆内墙壁与展柜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剪纸艺术作品,从传统的“福”字、“喜”字,到各种人物、花卉、虫鱼、鸟兽等图案,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十分精致,值得细细观赏。在剪纸馆内还规划了休闲区,前厅的茶桌可供游客看书、品茶。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剪纸馆张馆长告诉,这里的作品主要分为“畲族剪纸”和“漳浦剪纸”两种。畲族剪纸简洁、古朴,造型生动,富有民族特色,以表现吉祥富贵、多子多福的传统民间题材为主,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漳浦剪纸则更体现细腻雅致的特点,富有层次感,是通过镂空裁剪,即“纸上雕刻”的方式制作而成。两种艺术融合,丰富了剪纸文化。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到青水村还可以前往“青水畲乡民俗文化展览馆”参观,馆内藏有许多珍贵的字画。在这里游客还能了解畲族的民风民俗与历史文化;此外,青水“大腔戏剧院”,定期举行演出,让游客体验永安大腔戏的魅力,感受地域独特的文化。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文旅融合 不可错过的畲族文化节

“三月三”是畲族最重要、也是最热闹的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民们以宗祠祭祀、对歌载舞等方式怀念始祖,并炊制乌饭用来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故又称“乌饭节”。这一天畲族传统的打黑狮、起龙灯、迎婚嫁,以及畲族美食造型摆盘、唱山歌、打腰鼓、竹竿舞、大腔戏等都会集中上演。

三月三.jpg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畲族文化,自2016年开始,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通过打造“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推进“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与乡村旅游相连,使其成为民族文化展示、文旅融合的盛会。

  DSC_9675.JPG

舌尖之福 最具特色的畲族美食

来到青水,自然是要品尝这里最具特色的畲族美食,代表性的有:1.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用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再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2.糯米糍,又称“大糍”,是青水的主流美食,用熟糯米蒸熟放到石臼里用木锤捣细制成,有大有小呈圆形,象征着“丰收、喜庆、团圆、吉祥、富贵”;3.“九重粿”,意为“长长久久”;4.艾饼,俗称“田艾饼”,又称“畲族飞饼”,采摘艾之嫩叶,在石臼捣细与米粉合之而成;5.特色小吃“米仔汤”是招待尊贵亲戚宾客的礼节美食。

九重粿1.jpg

畲族美食还有禾米粿、山涧“熏”(熏鸭、熏兔、熏鼠、熏鱼、熏猪肉)、禾米饦、糯米圆、生财粿、艾粿、竹叶香包等,对于到往青水旅游的吃货们而言,绝对是能一饱口福了。

竹叶米包.jpg

创新与传承  开启新时代民族特色乡村旅游

青水畲族乡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雅称。除了走访乡镇所在地青水村,笔者还参观了附近沧海村的古民居、过坑村的“福临堡”与“天宝岩茶叶”。

与青水村相邻的沧海村也是青水畲族乡九个少数民族村之一,是极具特色的民族古村落,拥有标志性古民居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另有多幢古民居墙壁上留有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写下的抗日标语。

沧海村.jpg

过坑村的“福临堡”是一座大型土堡,典型的防卫性集合型民居。在匪患横行的年代,土堡成为当地百姓的安全庇护之所。该土堡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核心祭祀性主房、中层生活性围屋以及外圈防御性围墙组成。福临堡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堡门书有藏头联“福善后知天泽渥,临门还见日精华”。走进土堡,高高厚重的堡墙、跑马廊、注水孔、瞭望射击窗等防御设施一应俱全,令人震撼。

 福临堡.jpg

过坑村以种植茶叶为主导产业,拥有大片生态茶叶基地。此地天宝岩茶叶公司是三明市科技星火创新龙头企业。“有故事的山,有意思的茶”,这里地处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昼热夜寒,翠竹遍野,古树参天,竹、茶共生,因此有了最具代表性的“天宝岩竹茶”。其在传统制作工艺中,融入了“竹蒸”的工序,让鲜叶“沐浴”在竹蒸气中,融合竹之灵气。天宝岩竹茶,占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地利,聚爱竹爱茶之各界人,传承了独有的竹茶文化。

畲乡万亩高山茶 联系人 青水党政办 钟家富.JPG

畲乡采茶忙2 作者 罗联永 13906981026.JPG

在青水乡还有许多旅游观光景区。近年来青水乡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深度挖掘青水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并推进畲乡风情公园、民俗商品一条街、畲乡赶圩市场、迎凤山公园等的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畲乡发展的生态旅游新路。

汀海特色村寨5 作者 范丽萍 15160616515.jpg

吴伟 雨夜北溪 联系人 青水畲族乡党政办 钟家富.jpg

青水畲族村书记钟庆桃表示,未来青水村将继续配合乡政府做好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及现代民居的改造,挖掘与传承畲族文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同时,继续与一条线路上的沧海畲族村、龙头村、柯山畲族村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推出以“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为主题旅游线路,引导村民开办集餐饮、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发展以高山种植物品、竹雕、竹楼等旅游产品,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游玩推荐】

自驾游

上午在青水畲族村环村路漫步,沿途观赏自然田园风光及文化景观,感受畲族民风民俗。景区游玩推荐:永龙步道-永宁桥•古戏台-民俗文化展览馆-清水池-剪纸馆-大腔戏剧院。  

中午在景区美食馆品尝地方特色美食,如有时间可自驾前往沧海村观赏古民居,再到过坑村参观福临堡、天宝岩茶叶基地。

 交付稿小.jpg

“三月三”文化节旅游

Day1:农历三月初三到青水畲族村,参加畲族文化节,观赏打黑狮、唱山歌、打腰鼓、竹竿舞、大腔戏等各种文艺表演,品尝畲族美食,晚上入住民宿;

Day2:时值油菜花开季节,清晨可漫步永龙步道,沿途观赏油菜花,参观文化景区,感受畲族民风民俗。景区游玩推荐:永龙步道-民俗文化展览馆-清水池-剪纸馆-大腔戏剧院;中午在景区美食馆品尝地方特色美食,如有时间可自驾前往沧海村观赏古民居,再到过坑村参观福临堡、天宝岩茶叶基地。

导游图2.png

【景区资讯】

景区地址:福建省三明永安市青水乡青水畲族村

游玩时间:1-2天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交通路线:适合自驾,永安市沿G72泉南高速方向行驶,进入307省道,再往711县道行驶到达青水畲族村。

美食:乌饭、糯米糍、糯米圆、糯米香糕、糯米粽、天然篷角粽、禾米粿、生财粿、艾粿、龟粿、九重粿、米冻粿、粟米粿、糖粿、山涧“熏”(熏鸭、熏兔、熏鼠、熏鱼、熏猪肉)、禾米饦、米仔汤、炒爆米花、糖米仔、仁生糕、清明糖、老虎蛋、烰糍、竹叶香包、糖塔、畲族绿豆饼、猪肠粽、肉圆、畲族艾饼、夏丸。

蓬角粽.JPG

五彩蛋.JPG

特产:糯米糍、九重粿、艾饼、畲家酿红酒、畲家酿白酒、糖茶、糖塔、畲族绿豆饼、“青水闽王饼”、畲族艾饼、白岩野茶、雕刻艺术作品、彩画艺术作品、手工楻桶、精巧蔑器、烙画、民间竹雕、传统刺绣、剪纸艺术作品、山茶油、纹银、古铜。


(陈美蓉/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原创,中国福建三农网保留追究盗用者版权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朱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