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牵手”催生凤阳产业致富持久动力
2018-07-31   来源:闽东日报

“葡萄坐果期修剪果穗和控制产量关不可忽视。瞧这片园子,每棵葡萄树结20串,每串穗粒在40至50粒左右,果实转色也均衡,应该会有理想的产量和品质。”酷暑时节,寿宁县凤阳村的一片晚熟富锌葡萄大棚里,虽然热浪袭人,但青年种植大户刘居龙、王道炜与60岁果农王允库却乐在其间,相互交流着葡萄种植技术和经验。

时值葡萄套袋、转色期管护的紧张农忙季,在凤阳镇,这样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场景不时出现在田间地头、葡萄大棚里。村村都有技术员,户户参与传帮带,为种植和管护技术要求极高的富锌葡萄产业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刘居龙是该镇近千名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的种植大户之一。去年,刘居龙的12.8亩葡萄园为他带来收入2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行家里手,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田头师傅”“土专家”。 东门里自然村农民王允库去年才开始引种葡萄,两家的葡萄园相邻。刘居龙自然成了王允库的技术指导人。“开始我真有点担心,但刘居龙鼓励我支持我,还毫无保留传授技术,我家的4亩葡萄园种植成功了。”王允库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典型的高山农业产区,凤阳镇种植葡萄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该镇地处高海拔,生态优良无污染,土壤富含硒锌,所产葡萄个大、皮薄、肉嫩、味美,且成熟期比低海拔地区迟一个多月,有效错开葡萄上市高峰期,因而备受市场青睐。凤阳由此声名鹊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晚熟富锌葡萄之乡”。

“为让这一增收富农特色产业真正惠及全镇,我们致力于技术帮扶引领,让广大农户联手发展、让更多的人看到产业新希望,共享高优种植的回报,从而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增收。”凤阳镇党委书记梅春强说道。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对外强化品牌宣传、广拓市场;另一方面,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优惠帮扶,提供配套资金补助,引导推广葡萄避雨设施和水肥一体化、套袋护果等新型生产管理模式,并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广大农户提升技术水准。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葡萄种植在凤阳的各个村庄呈强劲发展势头。全镇依托种植大户成立了集技术传帮带、市场营销和生态指标约束为一体的葡萄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38家。官田村由返乡大学生缪文钦2012年发起成立的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至今已吸收官田和周边的大石、刘厝、基德等村108户社员种植葡萄1350多亩。缪文钦夫妇多次前往省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学习,经常邀请专家实地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并由骨干社员将技术经验传授给广大社员和邻里乡亲。官田村葡萄因其良好的品质,连续三年被外来客商抢购一空,葡萄种植成为当地人的主要增收产业。凤阳镇镇长何玲华介绍,近两年来,该镇新增富锌葡萄3000多亩,至今种植面积逾万亩,其产出效益是传统作物的十倍以上。2017年,凤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20元,其中依靠葡萄产业一项人均收入达4500余元,所有种植葡萄的贫困户均已脱贫。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