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雨水多虫害多,瓜果容易坏,就多来田里盯一盯。”见到陈汉光时,他正忙于在承包的蔬菜地里巡查,不时摘下几个被虫咬坏的凉瓜。陈汉光是桥陈村贫困户之一,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两个孩子在广州念大学,农活主要是我在忙”。曾经一度为生计发愁,而眼下这几十亩菜地让他充满了干劲。
桥陈村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后劲不足。村民以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为主,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村245户、总人口1350人中,贫困户就有37户155人。
2016年,由汕头市农业局等单位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队就入驻了桥陈村,2017年6月碧桂园选择了桥陈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并宣布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项目。碧桂园制定和实施帮扶方案,共同打造“金灶镇桥陈村碧桂园新农村示范点”。
旧村大变样生态观光受青睐
自从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桥陈村容貌着实“大变样”。驻村工作队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推进村庄人居环境和农田基础建设。驻桥陈扶贫工作队队长林雄告诉,村里正陆续推进老寨改建及巷道、农屋立面翻新,310亩的“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并开发田园风光旅游,为发展乡村旅游等打下基础。
根据规划,桥陈村要成为湿地生态型、农业观光型的新村。桥陈村村支书陈瑞雄对一年多来发生的变化感到欣喜。据他介绍,通过整治池塘、沟渠,改造机耕道、农田排灌沟,建设广场、公园,清理卫生死角,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该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容貌初现。
如今,桥陈村道路规整,古树成荫,湿地公园不时白鹭飞过,一派秀美水乡风光。集观光游乐、鲜果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近期,该村也开始陆续迎来乡村游旅游团,烧土窑、湿地徒步、红色村居参观等特色项目的开展,也受到游客的青睐。
产业脱贫收获满满一笔账
除了开发生态乡村游外,桥陈村的养殖、种植等产业也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中。
与纯粹的资金“输血”扶贫不同,驻村工作队结合各个贫困户的特点“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扶贫计划,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劳动积极性,通过“造血”让贫困户脱贫。通过支持桥陈村种植水稻、荸荠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并发动贫困户参加合作社开展生产。扶贫驻村工作组还协助建立了碾米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以“贫困户+农民合作社+科研所+互联网”模式为载体,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增加稳定收入。
在桥陈村,村里的贫困户陈壁岩和其他贫困户一起参加了农村合作社,开办了养鸡场。“现在养了4000多只鸡,产蛋后我们自己拿去镇子上卖,合作社帮我们解决一部分产品的收购。”当问到参加合作社对家庭经济有多大改善时,他笑着说:“现在做养鸡场每个月收入额外增加大概有一二千元。”
“我们一期就投入300万,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与进行旧村改造。对村里贫困户的帮助,也是有针对性的。”碧桂园派驻桥陈村的扶贫工作组负责人陈伟佳对表示,在市农业局、碧桂园等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目前,走地鸡初生蛋、优质大米、功能米已全线上市。
乡村振兴投入多少,收获又怎么样?陈伟佳给算了一笔账:在产业发展方面,桥陈村推进光伏扶贫项目,投入资金53万元,建设面积450平方米、42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收益按1:4比例分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实施养殖扶贫项目,投入91万元,建设鸡舍1000平方米,圈围10亩绿化苗地用于林下养鸡,引进市禽畜原种研究所蛋鸡8000只,由22户弱劳力贫困户分两组集中圈养,预计该项目每户年可增收2.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