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脱贫后的生活稳定还是有一定担忧的,但‘低保’却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精准扶贫户陈秀珠口中的“低保”,是荔城区针对部分脱贫后易返贫且无法享受到城乡低保社会保障政策的贫困群众,创新建立的“区级低保”制度。
据龙山村民政协管员苏培政介绍,64岁的陈秀珠,丈夫已去世十多年,家有一个弱智的女儿和一个刚上小学的孙子,村里及时为她申请了低保。2016年,陈秀珠女儿在动态识别中被认定为轻微弱智但又不属于残疾人,为不完全劳动力,尽管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只能按政策规定退出低保。
像陈秀珠这样的贫困户虽已脱贫,但随着年龄增大,慢性病复发,容易返贫。根据陈秀珠家的困难,村里将其聘为保洁员,每月工资900元,还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参股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经营,每月可获利息400元。
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脱贫攻坚“大考”中,荔城区2016年共有3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31人完成脱贫,2017年累计脱贫1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21人,4个贫困村均达到脱贫标准实现脱贫摘帽,全区实现基本脱贫。
“虽然荔城区已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精准扶贫工作已经画上句号。”对打好这一场民生战役,荔城区主要领导有更高的要求。
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以更精准的政策和制度来巩固和保障现有的脱贫成效和基础。荔城区扶贫办工作人员郭英告诉笔者,荔城区为脱贫户备下了最低保障“礼包”。
该区相继出台生活、就学、医疗、住房、就业、因灾致贫等方面的10项救助措施,对已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年提高;对因病致贫享受医疗救助的困难家庭,将其纳入大病医疗救助扶持,救助条件及标准一年一定;对因供学负担致贫的困难家庭,将其纳入教育救助扶持;对因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缺乏劳动技能致贫的低保家庭,优先免费给予职业技能培训并就近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予以就业扶持;对城乡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经区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审核符合建房条件的,给予建房补助;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及计生家庭积极创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行为,该区专门投入资金,通过开展小额贴息贷款进行帮扶,解决了社会救助“碎片化”、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该区实现城乡低保和精准脱贫有效融合,推动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有效对接。郭英说:“经过反复的数据比对和实地了解,我们发现,截至去年底,全区精准扶贫户中享受低保兜底政策的有332人,而脱贫后极易返贫的人员数量在760人左右。”
有了数据的支持,去年,荔城区在全省率先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区级社会保障暂行办法》。像陈秀珠这样符合享受“区级低保”条件的家庭,被评定为“区级低保户”,由区级财政按家庭人口每人每月100元进行生活困难补助。
“摆脱贫困中,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郭英说,“可是长期以来,这两项政策相互独立运作,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制度上缺乏衔接,认定对象和标准也不尽相同,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城乡低保和精准脱贫‘双剑合璧’的最低保障‘礼包’,实现脱贫后贫困群众全覆盖,为他们构筑起一道不返贫的兜底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