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旁,一颗橄榄种子种下了一个希望,长成了一个品牌;一捧泥土经过匠心的塑造与窑火的淬炼,闪耀出传承千年的陶瓷名片……在闽清县,一幅“乡村美、农村富、农民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山水间徐徐展开。
近年来,闽清农信联社以“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共享与普惠的“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立足县域资源禀赋,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度挖掘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产业创新与人才培育,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谱写了金融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耕产业链 金融“活水”润青果
梅埔村,被誉为“中国橄榄第一村”,全县种植橄榄面积7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亿元,产量与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橄榄种植历史虽源远流长,却曾因橄榄种植回报周期长、销售渠道狭窄,且橄榄种植需大量启动资金而陷入发展瓶颈。
闽清农信联社把金融支持橄榄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根据农户季节性资金需求特点,创新推出“橄榄贷”,并开通春耕备耕的贷款绿色通道,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优化办贷手续、提升办贷效率,确保金融活水能精准、快速地灌溉,为橄榄产业增收创收保驾护航。为帮助橄榄种植户拓展销售渠道,闽清农信联社还积极探索电商助农模式,依托福农e购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及品牌推广,帮助农户打响产品品牌,有效推动产销两旺,实现丰产又丰收。截至2025年7月末,闽清农信联社已累计投放“橄榄贷”2.28亿元,惠及1238户橄榄种植户。
如今,梅埔村正以千年橄榄种植历史为底色,依托闽清农信联社“普惠金融+特色产业”的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青果变金果、田园成诗画”的振兴之路。通过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三产融合,梅埔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落到“橄榄全产业链示范村”的蝶变,成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激活创新链 赋能“智”造新引擎
闽清县素有“瓷都”之称,陶瓷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年间,以电陶、建陶为主要产品的陶瓷产业长期是闽清支柱产业。然而,伴随着传统陶瓷产业所面临的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等压力,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其新的发展驱力。
闽清农信联社聚焦科技赋能,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县域建陶产业“煤改气”转型领域,配套开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构建“一企一策”融资服务方案,持续加大对陶瓷企业燃料替代、设备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清单式对接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工具,大力推广“技改贷”“专精特新贷”等低息金融产品,以专业化绿色金融服务推动产业低碳升级。截至2025年7月末,已累计为45户建陶企业授信超1.2亿元,带动企业完成窑炉改造,助力县域陶瓷产业绿色转型步伐显著加快。
闽清农信联社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区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积极开展以“千企万户”为主题的普惠金融大走访行动,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革新与产能优化需求,推出商享贷、闽清联社提质增产贷等授信产品,全面激发产业升级内生动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外,闽清农信联社还依托福州办事处的“榕易贷”纯线上审批模式,压缩信贷流程,绿色通道贷款实现1天内放款,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提升服务效率。该模式覆盖林业、农业等绿色信贷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便捷化转型。
畅通资金链 政银交融“链”文旅
“感谢闽清农信联社,多亏了这笔资金支持,我家的民宿才可以立马启动翻新。”近日,闽清下祝乡祥云避暑山庄经营主李女士收到来自闽清农信联社的130万元贷款支持,对农信社及时、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感激不已。
李女士所经营的祥云避暑山庄位于闽清县下祝乡,下祝乡平均海拔820米,年平均气温17.2℃,近年来,乡政府发挥高海拔资源优势,持续打响“清凉下祝”品牌,发展集田园观光、乡村休闲、民宿体验、避暑为一体的“冷凉经济”。李女士的避暑山庄已经营多年,面临装修风格过时、设施老化、楼顶露台漏水等问题,急需资金对山庄进行翻新修缮。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闽清农信联社积极对接,在充分调查后,通过定制产品“康养民宿贷”给予客户授信130万元,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闽清农信联社以“政府+农文旅+金融”为切入点,聚焦当地山区农业经济与文旅经济协同发展布局,推出“康养民宿贷”“文旅专项贷”等特色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已累计发放文旅类贷款1.11亿元。
这一系列服务举措,正是闽清农信联社因产制宜、精细嵌入地方特色产业链条、畅通产业资金链条的一个缩影。闽清农信联社深耕地方产业,秉持特色化经营理念,通过织密普惠金融网络、打造差异化融资体系,显著提升了信贷服务的协同性与穿透力。
厚植人才链 创业“沃土”育新农
“人才兴,则乡村兴。”闽清农信联社主动对接县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审核、贷款申请、贴息等业务,缩短“创保贷”办贷流程,着力让创业就业主体快速获得融资,支持创业项目落地孵化。截至2025年7月末,闽清农信联社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9笔金额共计3126万元,有效解决了闽清青年创业资金短缺的“瓶颈”,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
今年29岁的林浩是土生土长的闽清人,大学毕业后也曾外出工作一段时间,后来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今年初他辞掉外地的工作回闽清开办生鲜店,但店面租赁、设备采购等启动资金成了他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闽清农信联社向他伸出了援手,金融助理上门为其推荐办理“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一方面,闽清农信联社主动对接农村创业重点群体,深化链式营销机制,推广“创保贷”“巧匠贷”等产品,提供创业孵化、技术升级、产业拓展等场景化金融支持,助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另一方面,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选派9名党员挂职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副书记,71名金融助理挂职“金融助理员暨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服务下沉至全县292个村居社区,在支农支小、普惠金融、防范风险等主战场上持续发力,为更多新农人厚植创业沃土、激发成长动能。
未来,闽清农信联社将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优化服务,持续推动资金链更畅、创新链更活、产业链更强、人才链更优,以更具活力、更富成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普惠金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