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探古寺访名居 传文化润童心
2025-07-07   作者:施怡萍 夏文欣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6月29日至30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传乡土文脉,筑善治根基”实践队一行十人奔赴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通过探访历史古迹与开展童趣课堂,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图片1.png

实践队参观九座寺

29日,实践队先后探访了西安村九座寺和余潜士故居,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在九座寺,队员们聆听当地老人讲述这座古寺庙的历史。九座寺分为上下两座,上座为正殿,墙壁上绘有雅致的古画,寺内还保留着僧人居住的房间。队员还了解到,该寺庙还是一处红色文物遗址,原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苏维埃主席杨道民在紫山兵败后,曾在此得到村民与僧众的掩护与救治。

图片2.png

余潜士故居

随后,实践队来到余潜士故居。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陈列着详实的史料和古朴的生活器物,展现了余潜士作为福建著名理学家、思想家的一生。队员们认真研读他的事迹,感悟其“耕读传家”的理念和修身齐家的人文精神。

图片3.png

实践队队员李道伟进行文化宣讲

30日,实践队走进同安镇幼儿教育机构,通过文化宣讲和互动游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队员李道伟以春节习俗为例,生动讲解了文化传承的意义,鼓励孩子们守护“文化宝藏”。

图片4.png

孩子们积极参与看图猜成语游戏

在“看图猜成语”和“耳语传话接力赛”中,孩子们化身“小侦探”,积极思考“藕断丝连”“半壁江山”等成语的寓意,并通过游戏直观感受到文化传承中信息流失的挑战。手工制作环节中,队员们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环保理念结合,带领孩子们用废旧水果网制作创意花卉,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队还教唱歌曲《小美满》并编排手势舞。孩子们跟随旋律边唱边跳,用稚嫩的表演诠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安镇社工称赞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感受文化魅力,非常有意义。”

图片5.png

实践队队员指导孩子们学习手势舞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队通过探访古迹与开展文化教育,不仅加深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也为当地孩子们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始终牢记责任担当,为传承乡土文脉、筑牢善治根基贡献青春力量。(施怡萍 夏文欣 文/图)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