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笔者走进福建永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五新”示范基地的毛木耳标准化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菌袋整齐卧式夹棒,饱满的耳片犹如一朵朵黑云,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特有的清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饱满的毛木耳片
永安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精准培育特色品种,重点打造毛木耳产业链。今年来,成功申报并实施省级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示范推广毛木耳“五新”技术,率先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引进了193、42、琥珀、川耳208、黄耳10号、AP4和AP738等7种毛木耳新品种,筛选出1个玉米秸秆基质化栽培毛木耳配方,闯出了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3年12月,永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多方考察论证,最终选址青水畲族乡三房村作为高山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今年,该基地还被选为福建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的实施单位。“青水畲族乡属亚热带季风高山型气候,区位环境独特,平均海拔730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无污染,是高山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宝地。”永安市农业农村局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站长钟祝烂介绍,当地玉米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秸秆产量超过2万吨,为基质化栽培毛木耳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
永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采取“企业集约化菌棒生产+农户分散式出菇+产品企业统一回收”专业化分工模式,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推动形成了企业与农户“双赢”局面。2025年,公司生产的毛木耳菌棒达50万袋,预计鲜菇产量700吨,产值可达210万元,毛木耳产业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轨道。
毛木耳标准化大棚
今年来,在省级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的引领下,永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五新”示范效应凸显,新建毛木耳标准化大棚30亩,辐射带动青水、安砂、洪田、贡川等乡镇推广毛木耳标准化生产120万棒,年产量1600吨、产值达500万元,直接惠及农户超50户,让菌农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生态饭”。
如今,在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与科技赋能的多重助力下,永安市食用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产业根基日益坚实。今年上半年,永安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3405万袋,鲜菇产量1.83万吨,产值达1.54亿元。一朵小小的菌菇,正逐渐成长为撬动经济发展、点亮村民幸福生活的“金疙瘩”,勾勒出一幅幅“科技兴菌、菌菇兴农”的新画卷。(黄中泉 张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