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下,溪流潺潺,金色稻田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城郊镇的香铺村,距离城区仅十几分钟车程,正以其恬静自然的田园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新图景背后,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张文君近一年来的辛勤耕耘与创新实践。
香铺村的稻田与村落相映成趣,秋色如画
2024年12月,来自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的张文君被选派至香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9个多月来,他走遍村庄每个角落,深入田间地头,以务实举措将一纸纸规划逐步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实绩。
香铺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世遗一号风景道”沿线,生态资源优越,历史底蕴深厚,但也面临资源分散、产业基础薄弱等挑战。张文君到任后,迅速进入角色,以“脚步丈量民情”,推动形成“党员带头、企业助力、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氛围。
在推动国道G316线邵武段改线工程过程中,因施工导致村里200余亩农田灌溉渠被阻断,严重影响村民生产。张文君第一时间协调施工方、项目部等多方力量,现场勘查、倾听民意,不仅制定应急排水方案,更推动全面排查隐患,最终促成增设3座渡槽和2处排水涵管,既保障了国家工程进度,也守住了村民的“饭碗田”。
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张文君与村“两委”班子深入调研,确立“农旅融合、药粮套种”的立体化产业发展路径。在农旅方面,创新推出“油菜花+”模式,集中流转200亩耕地规模种植油料油菜花,并策划“金色花海”赏花季,融入围炉煮茶、后备箱集市等时尚元素,花期日均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带动周边增收10万余元。以此为契机,成功争取总投资约2000万元的“世遗一号风景道综合驿站”项目落地,未来将打造为集观光、餐饮、研学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张文君正在田间查看黄精种植情况
在特色农业方面,张文君深挖山区生态优势,推动建设20亩多花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并与药企合作配套育种基地。更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引入龙头企业,联合村级强村公司,利用邻村撂荒地共建“玉米、大豆+黄精、黄栀子”套种示范基地160亩,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张文君注重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乡村振兴合伙人”党建品牌,推动跨村联建、资源共享。他还深入挖掘香铺村作为莆田移民村所蕴含的莆仙文化,成功举办首届莆仙民俗文化节,增强村民文化认同与凝聚力。
着眼于未来,张文君为香铺村明确了“世遗一号风景道综合驿站”的战略定位,瞄准亲子家庭、年轻群体、银发人群等不同客群,规划儿童乐园、矿坑咖啡馆、环溪漫步道等特色项目,致力打造近郊旅游目的地。
从破解灌溉难题到策划花海经济,从引入合伙人大户到擘画驿站蓝图,张文君用一个又一个“金点子”,点燃了香铺村干群同心、振兴乡村的奋斗热情。如今,这个因古制香业得名的村落,正焕发新的活力,在“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文/白冰 图/黄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