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23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脉丹青,七彩融绘”社会实践队深入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和郊尾镇西山村,开展为期1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立足专业特色,以“墙面美化+美育浸润+文旅融合”三维模式服务乡村发展需求,累计完成主题墙绘720余平方米、乡村美育课堂5场、文旅宣传作品4套,获村民特别题诗赠诗28首,展现了青年学子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为提升实践针对性,实践队在入村前参加了仙游县青年人才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培训会,系统学习乡村建设经验。到五星村后,队员们通过阅读村志、与村干部多次座谈、实地踏勘等方式梳理需求清单,并举办村民诗歌交流会,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与村民情感表达。实践队围绕“诗歌上墙,一墙一景”,创造性地将村民原创诗词与五星村的自然人文风光相融合,绘制了9幅大型原创诗画墙绘,成为村民新晋打卡点。五星诗社负责人感动地说:“同学们认真记录村民对墙绘主题的建议,甚至熬夜修改设计方案,这种态度让我们感动。”
实践队在五星村绘制《五星诗社绘卷》主题墙绘现场(石立 供图)
实践队不仅绘制了诗画墙,队员们还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茶油设计现代包装,设计《诗意五星》宣传折页、汇编排版诗社画册、拍摄《走进五星村:五溪星雨,诗韵长流》宣传片,打造展示乡村形象的新窗口;制作主题微纪录片,深刻挖掘当地建筑文化内涵。
随后,实践队走访中共上宫支部旧址和岳帝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红色研学、农耕体验深化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践行“莫等闲”的进取态度。在采摘花生的过程,实践队感受到弯腰劳作的艰辛,让大家更懂得‘脚沾泥土’的意义和青年的责任。
在西山村,实践队开设漆扇制作、植物拓印、共绘共创等美育课堂5场,让普通课堂变身非遗工坊,带领乡村儿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活动特别邀请西山小学优秀校友、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院长苏松坤教授返乡开展《可爱的小蜜蜂》主题科普讲座,寄语孩子们学习蜜蜂文化和蜜蜂精神,早日成为国家栋梁。讲座后,校友与在校生携手创作“小树苗快快成长”主题墙绘,形成“大手拉小手”的温情互动和榜样领航。
孩子们完成的漆扇作品展示(郭凌熠 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推进艺术乡建的重要举措。正如实践队原创队歌所唱:“用画笔描绘希望,用青春点亮乡村……让乡村的明天,因我们而不同”。(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实践队 谭佳美 陈初晴 林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