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探清廉之源”实践队深入三明市尤溪县,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通过实地研学、座谈交流、非遗体验、红色寻访等形式,系统挖掘朱子文化中的廉洁意涵,探寻其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契合点,为涵养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治理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实践队首站来到梅仙镇半山村。队员们参加了通汶联村党员大会,聆听党支部书记林上斗的深情讲述,并与当地老党员、青年党员深入交流,在重温党的初心使命中筑牢廉洁思想根基。随后,实践队来到朱子文化园,在尤溪县博物馆、南溪书院、开山书院的参观学习中,深刻体悟朱熹“廉之言”“廉之行”的丰富内涵及其“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
实践队参观尤溪县博物馆
“请问您是否了解朱子文化呢?”“您觉得朱子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对现实生活还有用吗?”“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呢?”文化园内,实践队员还通过互动宣讲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
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研
来到尤溪县文旅局,实践队与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增进行了“寻迹朱子故里 感悟廉脉传承”主题座谈会。双方聚焦朱子廉洁文化的内涵挖掘、文旅产品开发与数字化传播等议题,共同探讨朱子文化和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创新融合路径。
实践队与尤溪县文旅局开展座谈交流
座谈结束后,实践队前往洋中镇桂峰村。在古厝深巷、历史遗存间,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讲解参观和访谈交流,沉浸式感受蔡襄“以廉立身、以勤治家”的千年家风智慧,深刻体悟优良家风在廉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在梅仙镇半山村,实践队开展“漆扇染廉韵 明德扬清风”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队员们引导当地村民以水为媒,以漆作画,“廉洁”“清风”“人间清醒”等蕴含廉洁寓意的图案在点、甩、弹、划间跃然扇上,让廉洁文化以艺术之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队聆听讲解员讲述蔡襄的家风故事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实践队走进坂面闽中红军旧址。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系统学习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事迹,从革命先辈严守纪律、克己奉公的感人故事中探寻红色廉洁文化的传承密码。在旧址内,实践队举办了“感悟时代使命 弘扬廉洁清风”第十二期“清风读书会”,将党的先进思想与廉洁理念深度融合,进一步锤炼品德修为。
实践队于闽中红军旧址开展“清风读书会”
实践队最后一站来到尤溪县青少年宫。队员们以红纸为底、金粉为墨,指导少年宫儿童们运用非遗拓印技艺制作“廉洁”“廉”“洁”等字样作品。精巧的拓印过程,在儿童们心中悄然播下崇廉尚洁的种子,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
实践队与少年宫师生们合影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队员们通过系统研习朱子文化中的廉洁内涵,积极推动其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相融合,为激活基层文化活力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廉”动力。(通讯员 陈隽茹/文 毕研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