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出台《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9-07-22 作者:苏奕斌 蔡柳楠 来源:闽南日报

日前,漳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部署,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加快漳州市革命老区、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于近日印发。

《实施意见》充分体现漳州市委、市政府饮水思源、扛起责任,从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老区苏区倾斜支持,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12.jpg

一、全面确保老区苏区 如期实现小康,找到老区苏区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对走实走好。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市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85%以上用于扶持苏区老区发展,对原中央苏区的山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适当降低,根据行业分类约下调25%-50%不等;

优先支持老区苏区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将重点县申报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投资门槛从3000万元降至1000万元;

筛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队保障社会化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

鼓励老区苏区发展农村电商,促进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

鼓励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强合作,在老区苏区布局物流网络设施;

支持老区苏区用好“花样漳州”品牌,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建设;

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0%以上用于扶持老区苏区。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福厦(漳)高铁、漳武高速公路、云平高速公路、国道G319线圆山大道、国道324线漳州境内台商投资区段等老区苏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漳州至汕头高铁、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沈海高速扩容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老区苏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通乡(镇)三级公路、连接多个建制村的通村公路“单改双”建设;

在苏区县、老区县普通公路建设享有省级补助标准分别上浮10%和5%的基础上,建立市级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推进老区苏区发展通村客车,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公交化运行;

加快推进长泰枋洋、龙海九九坑、漳浦朝阳水库等一批老区苏区大中型水库建设,推动龙海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实施九龙江防洪四期(华安)五期(长泰)、高新区南江滨路水利项目、龙文湘桥泵站等一批防洪排涝工程;

加快推进漳州核电、云霄抽蓄电站等老区苏区能源项目建设;

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老区苏区供电可靠率和电网防灾抗灾能力;

扶持老区苏区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实现全市益农信息建设全覆盖。

办好老区苏区教育

加大老区苏区教育专项资金倾斜力度,落实省级以上财政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按照80%最高档补助比例向苏区倾斜;

2020年前全面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等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

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力争到2020年老区苏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优质职业院校帮扶老区苏区中职学校,支持高职院校与老区苏区中职学校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

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国培”“省培”计划、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70%以上安排老区苏区。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部分达到推荐标准;

新建一批标准化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争取用于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在限额内给予苏区县80%、老区县60%补助;

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工资标准按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同职级卫技人员平均绩效工资水平执行,额外给予年人均3万元补助;

启动新一轮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城市三级医院派出医疗卫生专家驻点帮扶县级医院,实现无三级医院老区苏区县全覆盖。

推进老区苏区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345”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资金补助等方面,向老区、苏区村倾斜;

分阶段分步骤推进老区、苏区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一革命四行动”,推进以“三清两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贫困地区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

探索推进符合条件的老区苏区撤乡设镇或撤镇设街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加大用地倾斜支持,鼓励支持老区苏区村开展旧村复垦,优先安排老区苏区补充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异地调剂。

漳州市商务局电商科科长 黄喆煜:

互联网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目前,全市已建成803个电商农村服务站点,近50%的农村实现了“快递进村”;革命老区县通过打造特色地域品牌,共培育出4个产值超亿元(蜜柚、花木、海鲜、茶叶)、12个产值千万元级的农产品电商重点项目,使农村电商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特别是漳浦、云霄、诏安、平和等革命老区县,已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结合《实施意见》,下一阶段,我们还将围绕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渠道,进一步推动“一户一店一码”“一村一金融”“一村一站”“一村一品”“一村一游”五合一模式的融合升级,探索打造全省首创的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 黄梅玲:

要致富,先修路。推进老区苏区交通“外通内联”,才能有力促进老区苏区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近年来,漳州市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着力点,积极实施路网提升工程和农村公路“百乡千村”计划,重点推进通乡(镇)三级路和连接多个建制村的通村双车道公路建设,同时对路网建设进一步延伸,2018年实现200人口以上的自然村(贫困村)通硬化路,部分县甚至延伸至50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打通农村经济特别是老区苏区经济发展瓶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下阶段,我们将结合《实施意见》,从构建“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老区苏区交通发展新格局出发,加快福厦(漳)高铁、漳武高速公路等老区苏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老区苏区发展通村客车,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公交化运行,让客流物流运转更顺畅,持续为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注入发展活力。

诏安县太平镇科下村党支部书记 黄俊杰:

以前村里看病不太方便,看病要到镇上,去年全镇每个村都配齐了公办卫生所,我们村也新设了卫生所,还配了专职的沈才贤医生。现在村民要看点头疼发热的小毛病就可以到村里卫生所看,如果有行动不便者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才贤医生还会到病人家里看病,方便多了。县里协和医院和镇卫生院还时不时到村里义诊,免费为老人做眼科、血压、血糖等身体检查,也不用来回折腾到县里去检查了,老百姓感觉好多了。《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提高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下阶段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二、扎实做好老区苏区精准脱贫攻坚,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确保老区苏区“一个都不掉队”。

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

强化扶贫资金投入,至2020年,每年按全市上一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筹集资金,加大老区苏区精准扶贫资金支持;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继续落实医疗叠加保险政策;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现行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剩余目录内个人负担的门诊特殊病种和住院医疗费用,在漳州市范围内就医的给予100%补偿、在漳州市外就医的给予50%补偿;

抓好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工作;

实施精准脱贫“三千工程”,整合资金帮助贫困学生;

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等特别困难家庭幼儿,每生每年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2000元,对一般困难家庭幼儿,每生每年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1000元;对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寄宿生按小学每生每年2000元、初中每生每年2250元给予生活费补助;对建档立卡等特别困难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发放一档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为3000元。对一般困难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发放二档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为1700元;对全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实行免学费,并对一、二年级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一档高校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4000元,对一般困难家庭学生发放二档高校助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

在云霄、诏安、平和3个县实施“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学费代偿计划”,持续开展名师送教送培下乡活动,建立县域内中小学“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校际共建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委托管理”;

加强老区苏区人才队伍建设,在重大人才工程和引智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鼓励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老区苏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脱贫项目,给予每户每年不超过1万元补助和5万元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无息小额信贷贷款支持,做到应扶尽扶、应贷尽贷;

支持老区苏区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加快促进农业“五新”和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开展“扶贫入户、送岗上门”服务,每年向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推送1次以上的人岗适配的岗位信息。

加大兜底保障力度

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老区苏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兜底予以保障;

全面实现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2019年半护理、全护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相应分散供养标准的130%、140%,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

完善贫困人口延保渐退政策,对经济状况改善并符合延保渐退条件的老区苏区低保贫困户家庭,给予6-12个月延保渐退期;

推进老区苏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2019年新建10所养老服务中心和150所农村幸福院,到2022年老区苏区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80%。

扶持老区苏区贫困村发展

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老区苏区贫困村和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化,确保贫困村实现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落实财政扶持、村企结对、资源入股等措施,力争2019年底消除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到2020年底前,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不少于50%;

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完善市领导和市直单位、干部挂钩帮扶欠发达乡镇和村制度;

至2020年,继续安排9个原非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开发区(投资区)与17个欠发达乡镇结对帮扶,每年帮扶每个欠发达乡镇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区建设,在项目招商、技术帮扶、资金落实、产业链延伸、用工就业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共建。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扶贫办主任 郭福泉:

要想彻底拔“穷根”,改变老区苏区贫困人口的生活面貌,精准施策是关键。近年来,漳州市通过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搬迁改造安居工程、教育培训扶智工程、医疗保险救助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双薄弱村”强基工程等“七大攻坚工程”,创新开展扶贫“三千工程”“养鸡生蛋工程”“党建+扶贫+产业”模式、脱贫攻坚项目竞赛扶贫机制、扶贫领域精准监督“1+X”等一系列举措,加大产业、就业、搬迁、生态、金融、教育、健康扶贫力度,促进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从2016年精准扶贫启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99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4.44亿元,扶持贫困户10649户;全市共有19908名贫困户获得医保各类补偿1.45亿元,13种重大疾病补偿总医疗费用6992.11万元、补偿比例达98.01%。目前,全市66157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个贫困村、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我市实现全域脱贫。

结合《实施意见》,下阶段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提质三年行动,着力打好“五大战役”,实施“十大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融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挥产业扶贫保险作用;出台缓解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落实扶贫政策往老区苏区倾斜,严格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在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措施,坚决打赢老区苏区脱贫攻坚战。

云霄县列屿镇扶贫办主任 方智富:

2013年,我开始开展扶贫工作,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名基层“战斗员”,《实施意见》的出台,给我莫大的鼓舞。在镇扶贫办这些年来,感受最深的有两个“好”,一来是自身工作能力越来越好,处理各类繁杂的扶贫数据更加得心应手;二来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贫困户相继有了产业、住上新房、看病上学不发愁,生活越过越好了。当前,列屿镇203户68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我们扶贫干部也有了全新的工作发力点,从扶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入手,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乡亲们返贫。

三、持续加大老区苏区生态环境保护,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让老区苏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减排项目,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2020年老区苏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7年下降8%以上;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小流域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整县推进工作;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逐步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试点示范,到2020年底实现老区苏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深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

推进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

强化绿色发展源头管控,严格执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

深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支持老区苏区实施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优先安排各类生态环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推进九龙江、漳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一批精品示范工程;

对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建立产业转移环境监管机制,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

持续深化“生态+”发展模式

着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加工业、清洁能源、电子商务和旅游业,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

优先支持老区苏区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省级最美休闲乡村,支持老区苏区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关主题活动,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加强生态扶贫,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护林员参与生态林管护或其他林业服务;

引导以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专业管护。

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老区苏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实施意见》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持续深化“生态+”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了苏区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在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切实增强苏区老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下阶段,我们将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坚守生态底线,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向老区苏区转移,为老区苏区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我们将全力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进一步巩固近年来污染防治成果,持续保持环境违法行为打击高压态势,为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硬基础”;进一步优化环境项目审批,推进生态云平台运用,推进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信用评价等工作,为老区苏区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软实力”;通过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确保老区苏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发展更快速。

责任编辑:明仙 

相关推荐

云霄:闯出老区苏区建设扶贫新路子
三明永安:“搬”出致富新生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乡村振兴专家智库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